
近年來,中國文化走出去在眾多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越來越多的中國藝術作品、舞臺演出、民俗非遺走出國門,活躍在世界各地。伴隨著中國文化世界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如何能夠在走出去的同時,真正讓中國文化走進世界各國民眾的心中,成為目前文化走出去面臨的重大課題。今年兩會期間,這一話題受到代表委員的高度關注。近日,3位文藝界別政協委員從自身工作出發,與記者分享了他們對這一問題的思考。記者 李珊珊
范迪安委員:
亮相主流平臺推介名家名作
“我常常提起這個例子:到北京街頭問100個人是否知道畢加索,我相信有90個人知道。但到紐約街頭問外國人是否知道齊白石,恐怕沒有10個人知道。說這個話的意思是,中國美術在走出去方面形勢還比較嚴峻,可以說有著比較大的文化逆差?!眱蓵陂g,談起中國文化走出去這個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這樣說道。
在范迪安看來,美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的形態,是不用翻譯的語言,是國際交往中最直接、最直觀的形式之一,對介紹中國社會的發展、中國人的精神氣象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皯搹V開渠道,既要向世界介紹中國優秀的傳統美術,也要積極推介蓬勃發展的中國當代美術?!狈兜习舱f。
“只有在主流平臺亮相,才能真正走進世界主流文化圈?!狈兜习舱f。目前,很多在海外舉辦的中國美術展并沒有走進世界著名的博物館、美術館。西方美術界的展覽受眾相對固定,只有在著名的美術館、博物館里舉辦展覽,才能夠接觸到主流受眾,也才能夠通過廣泛討論形成話題、獲得關注。此外,應推出更多的名家名作,讓名家帶著名作走向世界。范迪安表示,在這方面,需要國家加大扶持力度,形成戰略性布局。
范迪安也特別強調,要與國際接軌,國內媒體應該更多地承擔起藝術普及和傳播責任?!爸袊碾娨暪澞繑盗勘姸?,但不論是在國內播出的還是在國外播出的,幾乎找不到一個專業介紹美術作品的欄目。相比之下,國際知名的BBC等媒體常年播出美術節目,向全世界推介西方的美術作品、藝術名家,講述通俗易懂的藝術故事,普及藝術史?!狈兜习舱f。
席強委員:
深入研究國際市場力推民族文化、傳統文化
演出是對外交流舞臺上的主力。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看來,目前,中國文化走出去主要是以大眾化的、娛樂性的普通文藝形式為主,而真正具有民族代表性的傳統文化走出去還沒有形成長效機制和長遠規劃?!拔湫g、雜技、歌舞類的節目并不代表全部的傳統文化,事實上,中國的民族音樂、傳統戲曲以及一些優秀文學作品更具有歷史的厚重感和內涵。我不希望西方在認識中國社會,特別是了解中國文化時只能從娛樂中獲得。泱泱文化大國,走出去不能缺少民族文化、傳統藝術?!毕瘡娬f。
為此,席強向本次大會提交了《關于文化走出去應該創新機制的提案》。他建議政府在選派文化走出去項目時,可以有針對性地推介民族傳統藝術,必要時給予資金扶持。此外,國家要對國際藝術市場有更清晰的定位??梢越M織專業機構進行研究,使中國舞臺藝術走出去時更符合國際市場的標準與規范。
與此同時,文化藝術團體要大膽探索如何將本土文化進行創新,以適應海外觀眾的欣賞習慣?!爱吘刮幕慕涣骱蜏贤ㄊ请p向的,單方面只強調主觀,不考慮對方的興趣是不行的。在面對國外觀眾時,要用時代感強的手段,結合國際運作模式,展示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文化內涵?!毕瘡娬f。
高云委員:
學會講故事讓產品承載更多思想內容
近年來,江蘇省的文藝創作、對外文化交流呈現繁榮景象,但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高云談及文化走出去時,仍在擔心繁榮易、發展難的問題?!斑@些年我國文化走出去成果豐碩,但走出去的多是技藝文化。我認為,文化走出去不能出去演一場了事?!备咴七@樣說。
高云提出,韓國電視劇、日本漫畫、美國大片全球走紅,這些文化產品將相關國家的價值觀隱藏在故事中,對輸入國的受眾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相比之下,“我們在國外展示的雜技、唱歌、跳舞等,熱鬧之后不太容易給人留不下深刻印象?!备咴普f。
高云表示,目前有一些出國演出,不少觀眾都是華人。這樣的演出艱難走進國外主流社會,更難給外國人帶去心靈的震撼。造成這個結果并不是因為我們不夠聰明,而是因為我們缺少主動研究,缺少大思維。
高云還認為,文化走出去應更重視小說、戲劇、電影等領域,這些文化產品可以承載更深刻的思想內容。此外,要提高質量、注重品質,只有這樣,才能擴大影響力。不管哪種文化產品,走出國門就要落地生根、融入當地,如此才能實現文化的交流和對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