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市民在石景山區的永引渠涵洞發現,半拱形的洞口上竟鑲嵌著云龍浮雕?專家判斷浮雕具備明代特征?,F代水利工程當中,怎會出現明代的建筑構件?讓人百思不解。
日前,有市民在網貼中稱,在永定河引水渠,發現西洞口一處龍雕很是精美??墒乾F代興修的水利工程,怎會出現精美的古跡?
記者查詢資料得知,永定河引水渠涵洞,是上世紀50年代北京市興建永引渠的關鍵工程。
記者昨日來到現場,看到西洞口涵洞斷面呈馬蹄形,頂拱跨徑8.4米。洞口上對稱鑲嵌有7塊扇形石雕,拱頂中央的龍首被破壞,其余6塊保存完好,云龍浮雕栩栩如生。
記者就此事致電石景山區文物部門,工作人員回應對此并無記載。記者從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處了解到,永引渠涵洞雖為人工開鑿,但修建過程中并無記載發現文物。至于云龍浮雕的來歷,半個世紀后已難考證,而且當年參與這項工程的老人,現在已不容易找到。
專家 有明代特征 雕龍與皇室有關
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劉衛東表示,云龍浮雕為青石材質,具備明代特征,有龍紋一定與皇家有關。
他分析,這定是從別處拆下來的構件——古墓園寢門、地宮門,還可能是古廟的山門。如果是墳墓里的,一定是王爺級別,如果出自建筑,一定為皇家敕建。
他判斷,不排除在興修水利時,附近正好有被拆掉的文物,模式口、法海寺當地的文物很多。二次利用后,反而將文物保留了下來。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