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中國——1980年代水墨景觀”展將在上海開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2-22



    從大陸、臺灣、新加坡至美國、加拿大,以及歐洲的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水墨”已然成為一個顯學的話題,有關的展覽和研討此起彼伏。繼“墨測高深——當代空間水墨展”后,2014年2月28日,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推出“時間的節點——中國·1980年代水墨景觀”展。不同于“墨測高深”對于水墨延展方向的探索,本次展覽回到“時間的節點”——八十年代這段缺少關注的歷史,展覽展出36位藝術家于此時期創作的近180幅水墨作品,配合相關文獻,從源頭梳理當代水墨的緣起、發展、變革和實驗,探索水墨藝術家的成長、變遷和分化。

    展覽以1985年為界,分為“1979-1984”及“1985-1989”兩版塊。

    在85潮漲之前,水墨實驗在各地早已暗流涌動、風生水起。經歷文革后的“1979-1984”,這代藝術家較少有傳統的束縛,同時具有了逐步開放的現代藝術新視野,使得他們對傳統水墨的解構與重構比以往走地更遠、更快。仇德樹的裂痕與印章作品,余友涵、沈忱、游思的抽象水墨、蒲國昌、李津的野性民風等,使得水墨藝術到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變革與實驗在此階段已開始進行。85年以后,新藝術浪潮席卷全國,谷文達、沈勤、鄭重賓、袁順、王川、廣曜、楊詰蒼、任戩、陳心懋、劉子健、張羽等成為這一時期新水墨的重要力量,將水墨的創作帶入全新的體系之中,顛覆甚至解構筆墨規則來開啟一個全新的水墨表達空間。他們勇敢探索和令人鼓舞的創新,引發當前水墨藝術全新的面貌。

    除了作品,“時間的節點——中國·1980年代水墨景觀”展對參展藝術家就“1980年代的創作狀態及對水墨形態的思考”作問卷調查,以了解水墨思想史以及中國文化變革時期藝術家的步履、抱負和他們的局限。展覽還邀請多位持不同觀點的評論家撰稿,集文成冊,以期引發對當代藝術史和當代水墨的重新思考。

    展覽時間: 2014年2月28日至2014年4月10日(周一閉館)

    開幕式: 2014年3月7日下午5點

    研討會: 2014年3月7日下午2點

    地點: 上海浦東新區櫻花路869號三樓喜瑪拉雅美術館

    地鐵7號線花木路站3號出口

    策展人: 平杰

    學術論壇: 劉驍純、彭德、朱其、郭雅希、何桂彥

    藝術總監: 王純杰

    參展藝術家: 陳巨源、陳心懋、戴光郁、仇德樹、馮驍鳴、谷文達、廣曜、郭禎、胡項城、姜德溥、蔣奇谷、李津、梁銓、劉一原、劉子健、麥杰、孟祿丁、蒲國昌、秦風、申凡、沈忱、沈勤、孫良、閻秉會、楊詰蒼、游思、余友涵、袁順、張健君、張進、張蘭生、張羽、趙葆康、鄭重賓、周嘉政、左正堯

    (馬德升、倪海峰、任戩、王川、王公懿、周韶華作品將在畫冊呈現)

    主辦: 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

    協辦: 品格壹仟/ Selection 1000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