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評論:重拾家風就是重拾價值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2-13
    春節期間央視推出了一個《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么》系列報道,成為馬年伊始一個不大不小的公共話題。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年代,“家風”這個詞既熟悉又陌生,仿佛只存在于描寫豪門恩怨的影視劇中,每每提及總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一言以蔽之,家風之不傳也久矣。

      簡單地理解,家風就是家教,中國人一向很重視。民間罵人“有娘生沒娘養”,就是說一個人缺乏家庭教養。這是很重的罵人話。

      一些名人接受央視采訪,說到自家的家風,姚明的回答是“誠實”,莫言的回答是“重視學習,與人為善”。我覺得這些回答充其量只能稱之為家風的碎片。嚴格說起來,中國傳統的“家風”是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

      最能代表中國古人家風的文本,當數南北朝時期的《顏氏家訓》和明末清初的《朱子家訓》。細讀這兩個文本,大致涵蓋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價值觀層面的格言警句,比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二是待人接物方面的經驗或教訓,比如“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三是一些持家、處世的具體做法,比如“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借人典籍,皆須愛護,先有缺壞,就為補治”。

      囿于時代局限,古人家風中也有一些在今天看來屬于封建糟粕的東西,比如《朱子家訓》中,就告誡家中的婦女不能濃妝艷抹,老婆太漂亮了是家庭的不幸,這顯然屬于帶有陳腐氣息的偏見。但總的說來,中國傳統家風傳遞的價值觀是積極的,無論是忠厚傳家、詩書繼世,還是憐貧惜老、誠實守信,這些道理在任何時代于匡正世道人心都是有益的。尤其是事關子女教育的內容,比如《顏氏家訓》許多家教理念,對于今天許多父母,都很有教益。

      家風之不傳,有專家認為源于當今社會傳統家族、家庭的解體,在一個三五口人即構成“家”的“小家庭時代”,宗族或家族文化不再是主導人們道德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決定性力量。這只是原因之一。不必諱言,家風的式微,也與特定歷史時期傳統文化被大面積破壞所導致的傳統價值觀普遍迷失有關。

      某種意義上說,重拾家風就是重拾價值觀。家風可以內化為道德倫理,外化為行為規范,對社會治理而言,其所具有的潛移默化的力量是法律和規章制度不能取代的,它影響著一個人從家庭角色轉化為社會角色時,對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的恪守程度。家風正,則社會風氣自然得到改善?!鰞?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