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題材作品成收藏界新寵 專家建議勿跟風冒進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2-11]
馬蹄聲聲急。隨著馬年的到來,馬的各種題材作品、各種器物成為收藏界的新寵。海南“海撈瓷”上不乏關于馬的藝術形象。海南黃花梨藝術作品中,也應運出品很多表現“馬到成功”、“龍馬精神”、“馬上封侯”、“一馬當先”、“春風得意馬蹄疾”等等吉祥喜慶的圖示。這是永遠符合大眾心理的饋贈佳品,也是經久不衰的收藏經典。
2014,農歷甲午馬年。神話中有“天馬行空”的浪漫想象;傳說中有“千金買骨”、“義馬救主”的動人圖景,詩詞中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的歌詠……總之,那一份祖先遺傳下來的戀馬之情,濃厚又強烈,永遠都不會消失。
隨著馬年的到來,馬的各種題材、各種器物成為收藏界的新寵。
馬年,回望那些被珍藏的馬
著名的漢代雕塑作品《馬踏飛燕》,現藏于甘肅省博物館。塑造了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只飛燕背上,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它是漢代藝術家的經典之作,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稀世之寶。
進入唐代,因為皇家興趣濃厚,進一步豐富了馬文化:著名的“昭陵六駿”是陜西醴泉唐太宗的昭陵北面祭壇東西兩側的六塊駿馬青石浮雕石刻。每塊石刻寬約2米,高約1.7米。其造型優美,雕刻線條流暢,刀工精細、圓潤,是珍貴的古代石刻藝術珍品。
天寶年間,擁有胡人血統、酷愛養馬的唐玄宗既有濃厚的興趣又有雄厚的財力匯集天下名駒。最多時,皇家馬廄里竟有御馬四十多萬匹!唐人韓干為他畫出了著名的《照夜白》,這是唐玄宗最喜歡的一匹名馬,被拴在馬柱上,仰首嘶鳴,奮蹄欲奔,充滿了生命的動感?,F藏于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還有現藏于陜西省博物館的唐代《舞馬銀壺》,壺腹兩側用模具沖壓成舞馬圖,肥臀體健,長鬃披垂,頸系花結,綬帶飄逸。只見它口銜酒杯,前腿斜撐,后腿蹲曲,馬尾上擺,好像正合著音樂節拍,以優美的舞蹈為飲酒者伴飲助興。
明代仇英的《秋原獵騎圖》畫塞外深秋景色,山川寂寥,原野空曠,正是行獵時節。四人六馬,動作姿態生動準確,畫風嚴謹而毫無板滯之感,可以看出仇英畫人物鞍馬的才能。
清代的宮廷繪畫領袖郎世寧融中西技法于一體,形成精細逼真的效果,創造出新的畫風,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栋衮E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其平生百余幅馬作品中的杰作。
近代,留學歸來的徐悲鴻擅長以馬喻人、托物抒懷,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他筆下的馬一洗萬古凡馬空,獨有一種精神抖擻、豪氣勃發的意態。
當然,還有關于馬的郵票收藏。
中國的郵票上常能見到馬的各種形象。最具藝術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的當數1978年5月5日發行的“奔馬”特種郵票及小型張,它取材于國畫大師徐悲鴻先生的國畫力作,一問世即受到廣大集郵愛好者的喜愛,1980年被評為新中國成立30周年最佳郵票。1990年1月5日我國發行第一輪生肖郵票,第11套“庚午年”圖案就是綠色襯底上的一匹裝飾畫馬,設計者為鄒建軍。2001年10月28日剛剛面世的“昭陵六駿”特種郵票,全套6枚。
種種藝術作品,讓中國的馬文化更加豐富,更加增強了整個民族的愛馬精神。
在海南,收藏馬
海南,當然也不例外。它從來都是中原大文化之下的積極響應者。
據海南沉香收藏協會秘書長魏希望先生介紹:享譽收藏界的海南“海撈瓷”上不乏關于馬的藝術形象。
他說,“海撈瓷”原是特指中國歷史上那些以對外貿易為目的而生產銷往海外的瓷器。多是明清時期通過貿易形式,由陸路、海路運出或由外商來中國收購、訂制等經營方式而銷往國外的。還有一小部分是通過對外國使者、元首的賞賜和饋贈輸出,或按歐美上流社會乃至宮廷特需的訂單制作的瓷器精品。因此這些器物繪畫之美,做工之精可以說代表了當時的瓷器業最高成就。在海南收藏界上出現的海撈瓷馬形象,無不充分展示了傳統筆墨的輕重、疾徐、枯濕、濃淡、疏密、聚散的節奏韻律的抒情性,塑造出姿態各異、充滿了生命力的“寶馬”??梢哉f,一片海撈瓷馬,就是一個完整的中國繪畫馬歷史。
在海南從事收藏多年的魏希望,對海南的黃花梨研究自然是如數家珍。他說,海南黃花梨軟硬輕重適中,不易變形,花紋美麗、色澤柔和,容易進行深顏色和淺顏色的調配,可表現出淺黃、深黃、深褐色等特點,對于塑造馬的現象可謂有如神助。因此,黃花梨藝術作品中,便有了很多表現“馬到成功”、“龍馬精神”、“馬上封侯”、“一馬當先”、“春風得意馬蹄疾”等等吉祥喜慶的圖示。這是永遠符合大眾心理的饋贈佳品,也是經久不衰的收藏經典。因為,說到底,收藏的本質就是在視覺把玩的基礎上再上升到體現文化情趣的精神層面。
馬年收藏,跟風了嗎
中國千百年來的收藏觀是重收藏的文化、精神內涵,忽視或者淡化收藏的經濟、物質因素。然而,在這個越來越喧囂的時代,市場經濟賦予收藏更深、更廣泛的內容。繼房地產、股票之后,那些極具經濟價值的藝術藏品(如古玩、書畫、觀賞石、金幣等)成為又一大投資項目。而與前二者相比,這類藏品由于具有極高的藝術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得本身的價值、價格相對穩定,并隨時間的推移、經濟的增長而呈不斷上升之勢,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回報率,這就必然“使無數英雄競折腰”了。
不過,據業內人士李鑫分析,春節前,新品種甲午馬年金銀紀念幣一共發行了16個規格的品種,除了大規格金銀紀念幣品種外,本色一對和彩色一對馬年金銀紀念幣的市場價格連續上漲,均創出新高,也給持續性疲軟的金銀紀念幣市場帶來了一定的人氣。但是,金銀紀念幣不同于一些等額兌換的錢幣,主要是依靠市場銷售的。而具體發行后的價格也基本上是一天一價。節后進入金銀幣淡季,價格還會更低。
資深郵品專家王寶恭也表示,節前市場上馬票在首發之后顯得非常搶手,但是預計過了正月市場會繼續發行,到時貨源便不會那么緊張,價格就會降下來,應該和去年蛇票的走勢一樣,呈現高開低走的局面。收藏投資者此時應謹慎選擇,切忌追高買進。
俗話說:“亂世黃金,盛世收藏”。然而,再是盛世,收藏藝術品也自有其規律可循,不可冒進、不可跟風。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