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國內館藏文物腐蝕率超50% 僅5%經費用于文保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2-10
    目前,我國博物館館藏文物腐蝕率超50%,然而每年用于文物保護的經費僅占博物館業務經費的5%左右。昨天,北京晨報記者了解到,為了緩解文物腐蝕的嚴峻現狀,中國文物藏品科技保護基地將落戶故宮。

      全國館藏文物腐蝕嚴重

      據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近年來,國家文物局開展了全國館藏文物腐蝕損失專項調查,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對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進行此類科學技術基礎專項調查。

      調查歷時3年,涉及全國各地2803家國有文物收藏單位的1470余萬件(組)館藏文物,調查結果顯示,文物腐蝕損失狀況相當嚴重。根據調查統計分析,目前全國共有50.66%的館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蝕損害。然而,目前用于博物館藏品保護的經費卻僅占博物館業務經費的5%。

      單霽翔表示,博物館業務人員在工作中不慎打碎一件珍貴瓷器就是重大的文物損壞事件,但大量珍貴文物藏品在無聲無息中走向損毀,卻始終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文物保護高新技術欠缺

      單霽翔介紹,除了文物藏品的腐蝕問題外,應用科學技術實施文物科技保護方面也存在突出問題。比如,在文物的調查、發掘、保護、研究、展示和傳播中,存在忽視合理運用科學技術的傾向,甚至有人認為文物保護不是一門學科,而僅是一種業務技術工作。因此,存在科學研究基礎設施不完善、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不適應等體制性和機制性障礙,使大量實用技術停留在一般性應用層面,而高新技術的引進和利用顯然不足。

      單霽翔表示,國內亟需能夠承擔中國文物藏品科技保護的國家基地。以故宮為例,這座世界著名的博物院擁有180余萬件文物藏品,而其中上百萬件需要修復和采取預防性保護措施。

      保護基地將開放

      單霽翔透露,正在建設中的故宮西河沿文物保護綜合業務用房和北院區文物藏品科技保護平臺,今后將共同構成中國文物藏品科技保護國家基地。按計劃,該基地會堅持科技保護項目對社會開放,支持和鼓勵國內外高等院校、科學研究機構等一切可以為中國文物藏品保護提供支持和有所貢獻的力量,平等參與、承擔科技保護計劃和項目。

      目前,故宮西河沿文物保護綜合業務用房已經開工建設,建設規模為1.3萬平方米,建成以后,文物科技保護人員的工作條件和精密科研儀器設備的工作環境將得到有效改善。在博物院北院區的建設方案中,規劃有2萬平方米的文物藏品科技保護設施,并配套建設1萬平方米的臨時庫房。數量眾多、體量較大的文物藏品,諸如明清地毯、古代家具、武備儀仗、車馬轎輿、宮廷燈具、生活用具、西洋鐘表、古建藏品等,都可以在這里得到系統的保護修繕。

      此外,通過建設文物藏品科技保護平臺,一批非物質遺產項目將得到有效保護,一批非物質遺產傳承人的特殊技能將得到弘揚,一批瀕臨失傳的手工技藝將得到重新振興。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