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博物館切忌因商而傷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2-10]
近年來,風景秀美、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韓國濟州島得了一個新稱謂——“博物館天堂”。
據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2013年發布的《韓國文化基礎設施總覽》,2012年,濟州島每百萬人擁有博物館數量為99.36所,居韓國之首。濟州特別自治道統計顯示,已注冊的博物館有70余所,如果加上未注冊的則高達上百所。從2007年到2012年,濟州島的博物館數量增幅達74%。
從數字上看,濟州島博物館業似乎一派繁榮。但對“博物館天堂”的稱謂,韓國國內卻有不同聲音。一種看法認為,濟州島博物館形式多元化,為觀覽者提供了更多選擇,是對濟州島文化產業的肯定。另一種聲音則認為,“博物館天堂”的稱謂,是對濟州島博物館數量過多的諷刺。
在濟州島的上百所博物館中,年均游客數量超過50萬人次的只有7所,很多博物館每月游客還不足百人。在濟州幻覺藝術博物館館長姜韓燮看來,濟州島以招商引資為目標,不斷增設私立博物館,重量不重質,導致具有發展潛力的博物館沒有更多基金支持,整體運營情況不斷惡化。
在濟州島,私立博物館的開設制約條件不多,即便主題相同、展示內容相近,只要資本條件滿足就可以開張。目前,濟州島有兩所巧克力主題博物館,以泰迪熊、現代文化、玻璃為主題的博物館各有3所,主打視覺效果的博物館足足有7所……面對創意瓶頸,不少新設博物館選擇“模仿”成功博物館。在主題雷同的博物館中,設施較為完備、地理位置較為方便的,還能保持一定客源,不具備這些優勢的博物館則參觀者寥寥。部分博物館為了維持運營,與旅行社達成交易,打著知名博物館的招牌,靠旅行團隱性進場費提成和間接商品買賣來賺錢。這種無序競爭無異于自毀招牌。
不少濟州博物館已經從充滿創意的文化館演變為雷同的“展示區”,成為賴以生存、獲取商機的道具。走過這些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不禁令人思考,真正經得起回味的又有幾家呢?
根據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定義,博物館是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和展示自然與人類文化遺產實物的場所,是為公眾提供知識、教育、欣賞,為社會發展提供服務的非營利永久性機構。如果博物館業繼續一味追求商機、快速膨脹,卻忽略了其文化的本質,必將陷入“虛假繁榮”的誤區,最后只會走向沒落。
韓國前文化觀光部長官柳仁村在第十一屆濟州文化觀光論壇上提出,要盤活濟州島博物館業,推進原有和特有資源的充分利用才是增強競爭力的正確方向。濟州島博物館業的“虛假繁榮”警示人們,切勿因商而傷,讓文化貶值。陳尚文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