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評論:“群發的短信我不回”表達欠妥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2-08
    “群發的,我不回,但是你除外。祝新春快樂?!背σ?,筆者頗費才思編撰的一條祝福短信發出后,收到了這樣的一條“神”回復,一時間,不知是喜是悲。相信看過馬年春晚的觀眾都知曉此語的由來,也能理解歌手郝云借助“不管你是誰,群發的我不回,這真不是面子的問題,我只是懷念真的東西”等唱詞對“走心”式新春祝福期盼的初衷。需要指出的是,這個源于馬年春晚總導演馮小剛的“命題作文”、連詞帶曲48小時交稿的作品存在矯枉過正、射錯靶心的失誤,引來眾人的質疑也就不足為奇。

      如今,不少拜年短信淡如水,根子不在群發而在于過手不過心的純粹轉發,正如歌中所唱的,“突然發現落款人名不對,原來你這是群發的信息,你竟然還忘了修改后綴?!币虼?,歌曲《群發的短信我不回》更名為《轉發的短信我不回》,方更準確。

      其實,并非所有短信發送者都期盼對方一定回復,回與不回也不是對與錯的界限,但借助高收視率的文藝批評方式,堂而皇之地宣揚不回復的理直氣壯,甚至以偏概全地指責發送者,確實有些不妥。誠然,當今社會,發短信者中,有求于收信者的不乏其人,但就此把祝福歸結為零,甚至指責其騷擾,不僅不妥當,也與“重禮尚往來”“有理不打上門客”的傳統習俗和認知相左。

      作品《群發的短信我不回》中所推崇的拜年方式是“貼上郵票的明信片”和“見面作個揖”,但現實操作性怎樣,相信大家心里自有一桿秤。短信、微信拜年雖有其不足,但不應被強加一個“群”字而遭貶。拜年的手段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傳達,而這完全可以通過原創比賽等方式加以引導。

      新春佳節,合家團圓,舉國歡慶,對所有祝福多一些寬容遠勝于傲慢、冷漠。

      秦 毅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