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江夏發現一副唐代楹聯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3-11]
長江日報訊(記者朱波 通訊員梁延) 在武漢市江夏發現的一副唐初的楹聯,將中國楹聯史提早了300余年。
新近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對聯集成·湖北卷》,收錄了唐代江夏王李宗道的這副17字楹聯:“深山窈窕,水流花發泄天機,未許野人問渡;遠樹蒼涼,云起鶴翔含妙理,惟偕騷客搜寄”。
長期以來,學術界論及中國楹聯史時,往往以后蜀孟昶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副春聯為源頭,或者認為楹聯是從唐詩衍化而來。
記者從湖北省楹聯學會獲悉,在編纂《中國對聯集成·湖北卷》的過程中,該學會依靠各方力量,從地方史志、姓氏族譜、斷碑殘碣、佚文手稿以及民間傳說等渠道,發掘出唐、宋、元、明、清5個朝代的古聯近千副,其中以在江夏發現的由李道宗晚年所作17字聯為最早。
李宗道(公元600年———653年)字承范,李世民堂弟,以武功被封江夏王。從時間上,李宗道的17字聯比孟昶(公元919年———965年)聯要早了300余年。
這副17字聯載于《靈泉志》?,F存的清抄“孤本”《靈泉志》,是在江夏靈泉寺考古中發現,目前收藏在湖北省圖書館。
中國楹聯學會和省楹聯學會專家認為,中國楹聯史上目前有據可查的最早聯,應是在江夏發現的這副17字聯。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