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下月開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3-05]
全面展示上海工藝美術歷史和現狀的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定于今年4月底開館。這是上?!笆濉逼陂g建成的首個行業博物館。即將開館的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已從社會征集到一批珍貴的工藝美術作品。
上海的博物館事業在“十五”期間將把發展的重點從綜合性博物館向行業專業博物館過渡,力爭每年建成若干個高質量、有代表性的新的行業博物館。今年率先建成的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位于汾陽路79號,占地5862平方米。在博物館主樓分設織繡、雕刻、民間工藝三大展示廳,有刺繡、戲服、絨繡、竹刻、編結、黃楊木雕、硯刻、瓷刻、細刻、漆器、剪紙、面塑、燈彩、玉雕、牙雕等十多個上海本地特色傳統工藝美術品種的近千件收藏品展出。這些展品基本反映了幾百年來上海海派工藝美術的整體風貌。
為了使博物館的收藏品在質量和數量上都能夠達到國內一流水準,上海有關部門還加強了對收藏品的社會征集力度。前天,一些單位和個人向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捐贈的工藝美術作品中,不乏頗具歷史和文物價值的珍品。如上海絨線工藝大師劉佩珍早年創作的絨繡《西斯廷圣母》,1957年參加萊比錫國際博覽會時曾引起極大轟動,這也是上?,F存的極少的優秀人物絨繡藝術品之一。又如編結作品《孔雀披肩》,是著名編結藝術家馮秋萍平生的代表作。還有木雕《五卅風暴》,是上海工藝美術學校學生50年代的畢業設計作品;玉雕《調色器》為上海首次在全國獲獎作品;上海玉石雕刻廠的象牙雕刻《火燒赤壁》,氣勢恢宏,是上海歷史上大型工藝美術雕刻的代表作;刻漆《萬壽山》則將刻漆獨到的細膩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此外,著名畫家林曦明和民間藝術家阮四娣捐贈的剪紙作品也別具一格。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