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馮驥才搶救中國民間文化遺產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3-05
      中新社(記者 甄雪原)著名作家馮驥才,有著與他名氣相符的身高:一米九二。如此的“鶴立雞群”,使他無法“逃脫”兩會上記者們的視線。就民間文化遺產的保護問題,這位中國文聯副主席在政協委員駐地接受了本社記者的專訪。
      “如果說一個民族的思想文化傳統是在精英文化之中,那么中國民間文化就是中國老百姓情感的載體,它是中國民族文化的一半,永遠是民族文化的源頭與根基。我們過去沒有好好地去認識它、保護它?!比ツ戤斶x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的馮驥才,話題直接切入他過去十年中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民間文化保護。
      從1994年開始,馮驥才用三年時間,拿出自己幾十萬元的稿費,請100名攝影師,把天津老城“地毯式”地拍攝下來,并濃縮在一本圖集之內。如今馮驥才的視野已“鎖定”了全國范圍內的民間文化遺產,他要實施一項浩大的工程——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馮驥才這次向政協大會遞交的提案也正是這一內容。
      這一工程實際上來源于馮驥才對目前中國民間文化的憂慮:
      “充滿中國民間文化氣息的春節本是民族凝聚力與親和力的體現,而我們現在卻不知道該如何去過了!”“無數的民間老藝人在無聲無息地逝去。作為文化的攜帶者他們帶走的是一種中國民間藝術的斷絕!”“各地歷史民居在大批拆除,傳統名稱的街巷被開發商改成了‘意大利花園’、‘羅馬廣場’、‘威尼斯小世界’。富裕起來的中國農村由南到北蓋起的都是小洋樓。哪里還有中國的影子?”
      馮驥才強調人們應該反省民間文化在一個民族里的意義,“進入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把歷史的一切創造作為一種文化財富?!碑斨袊ツ暌砸幌盗械某晒Χ钍澜绮毮繒r,唐裝與中國結大行其道。這足以說明,“越是全球化的時代,世界文化的大走向越是本地化”。
      于是,兩會期間忙著為中國民間文化奔走呼號的馮驥才決心將“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進行到底。
      他介紹,搶救工程內容分為三部分:中國民間文學、中國民間藝術、中國民俗。目前中國民間文學部分已經有了三套集成:《民間故事》、《民間諺語》、《民間歌謠》。
      他還透露今后十年的計劃:將中國56個民族的民間藝術進行“地毯式”的登記、拍照、錄像;出版2000多個民俗縣集本;出版120卷中國民間美術全集;出版中國民俗民間藝術分布地圖冊;向聯合國推薦一批文化遺產名單;命名一批文化藝術之鄉……
      “到那時,我們可以還中國文化的全貌?!瘪T驥才欣慰地說。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