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流文物有望實現零關稅 或將簡化審核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1-07]
近20年來,拍賣已然成為流散海外中國文物回流的重要途徑,但是因為關稅問題,文物回流渠道并不暢通。無奈之下,不少內地藏家只能將從海外購得的流散的中國文物送到免稅自由港的香港避稅、儲存。在日前舉辦的2013北京拍賣季行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長于平表示,未來回流文物有望實現零關稅,并簡化審核。
據了解,1995年海關制定的回流政策規定旅客自帶自用物品進關,登記以后可以復出境。這對近20年來拍賣行業發展和中國文物保護貢獻巨大,使得數萬件海外文物回流。然而不少從業者曾表示,“海關征稅是依法征收,可是征稅又客觀上阻滯了文物回流的進程?!?br/>
對此,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國際上許多國家為了鼓勵文物藝術品在本國留存、促進本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均實現了進出口文物零關稅,在這方面,我們可以借鑒其他國家有效的辦法,把海外有價值的藝術品吸引回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在文物回流政策落實層面上,政府還需要考慮更多的細節,比如允許旅客攜帶文物復出境的政策,其中有很多細節不是很明確——具體可以帶多少件回來,應該回來的時候怎么樣估值,按照什么樣的方法操作,有什么程序等,相關部門應該拿出實施細則。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