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留給2014年的藝術拍賣難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4-01-02
    “我不明白,完全是朋友之間的私人書信,本是最為私密的個人交往,怎么可以公開拍賣?”2013年5月26日,已故作家錢鐘書先生的遺孀楊絳發表聲明時這樣說。

      這份聲明源于中貿圣佳拍賣公司計劃拍賣60件錢鐘書書信手稿、13件楊絳書信手稿、兩人獨女錢瑗的6件書信手稿,以及錢鐘書《也是集》手稿和楊絳《干校六記》手稿一事。

      這是2013年拍賣行業最受關注的事件。隨后,清華大學法學院召開“名人信件拍賣的有關法律問題”研討會,探討該問題。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國家版權局、中國作家協會等都表示支持楊絳。最終,拍賣公司選擇撤拍。

      近年來,名人手稿、書信屢拍高價的同時,爭議也不斷。由周作人撰書、魯迅批校的《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手稿,曾在2012年拍出184萬元的高價。期間,拍賣公司未理會周作人16位后人對手稿來源的質疑,隨后,其后人將拍賣公司告上法庭。該案于2013年11月22日第一次開庭審理,目前尚未宣判結果。

      除了來源不明確外,偽作進入拍賣市場也屢禁不止。2013年12月7日,詩人郭小川手稿《團泊洼的秋天》被某公司拍賣。郭小川之女郭曉慧稱,這件拍品根本不是父親的筆跡,甚至文中還出現了多處錯誤。

      名人手稿、書信不光在拍賣場上受寵,網上拍賣也很搶手。2013年12月2日,作家遲子建稱自己的一份5頁手稿在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在孔夫子舊書網上被拍賣。

      名人之問:拍賣亂象無法一言蔽之,落錘成交時,委托人、買受人、拍賣公司自然賺得盆滿缽滿,哪管它的來源。

      目前拍賣法中的部分條款滯后于行業的發展,要遏制以上拍賣亂象,唯有用法律規范此類拍賣,明確規定各方權益,而不是讓法律成為某些拍賣公司的“擋箭牌”。此外,對“法律與道德”的探討也十分必要。讓拍賣活動合法、合理的同時,道德也是其基準之一。

      在得知書信要上拍賣場后,楊絳曾致電收藏錢鐘書書信、手稿之人,問他:“你為什么要這樣做?請給我一個答復?!比缃窨磥?,這個問題應該被繼續追問。2014年,或許能給我們一個答案。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