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江蘇常州1677處不可移動文物公開接受公眾認養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12-21
    常州12月20日電 (記者 唐娟)20日,江蘇常州文物保護部門新修訂的五個法規性文件正式對外發布并實施。其中《常州市不可移動文物認養管理辦法》中明確提出,常州地區的1677處不可移動文物,將全面接受公眾的認養。認養機構或個人可以通過認養文物取得合理收益。

      常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周曉東此間介紹,隨著常州城市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建設與文物保護的矛盾不斷顯現。文物工作必須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予以支撐和保障,為填補文物專項工作方面的法規空白,常州文物保護部門經過兩年多的調研,最終制定形成了常州文物工作五個辦法,即《常州市文物保護辦法》、《常州市地下文物保護辦法》、《常州市大運河遺產保護辦法》、《常州市博物館公益事業捐贈辦法》、《常州市不可移動文物認養管理辦法》。

      近年來,文物點被商業開發利用常常遭到民眾詬病。但此次出臺的《常州市不可移動文物認養管理辦法》中,明確不可移動文物可接受社會機構或個人的認養,對認養后的不可移動文物可進行合理利用并取得收益。周曉東表示:“只要有法規約束,合理的開發利用有利于文物的保護?!?br/>
      《常州市不可移動文物認養管理辦法》規定,文物保護部門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對文物進行認養,認養的方式主要有資金投入、物資捐助、義工管理等?;貓蟮姆绞接泄诿?、表彰、使用、名譽館長等。認養協議有效期最長不得超過5年。

      周曉東稱,《常州市不可移動文物認養管理辦法》明確了所有具備獨立民事行為能力和民事責任能力的社會組織和個人均可參與文物的認養活動,實際是通過法規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事業。辦法突出了公益性的特征。無論是通過捐贈獲得的某種適當形式的表彰獎勵,或者是通過認養不可移動文物取得的合理收益,均不能改變行為本身的公益性目的和堅持社會效益的準則?!斑@里要說明的是文物認養辦法中限定了對認養文物的利用方式,目的就是通過法規保障實現文物的合理利用,有效保護,使文物資源永續傳承,服務社會及公眾”。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