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湖北南漳發現一青銅鼎 專家考證:春秋中晚期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12-19
    南漳12月18日電 (楊澤文 尚華珍 郭世橋 盧姍娜)近日,湖北南漳縣一村民在一工地撿到一鐵疙瘩,疑似文物,遂上交給南漳縣文體新局。

      經專家現場考證,確認該青銅鼎屬于春秋中晚期器物,可填補南漳縣早期楚文化的研究空白,是楚文化考古的重大發現與突破。

      12月5日,南漳縣武安鎮趙家營村村民羅正洪騎車去安居建設工程指揮部,忽然看見路邊一個類似鼎的東西,于是把情況報告給南漳縣文體新局。

      南漳縣博物館工作人員趕赴現場后,發現這件青銅鼎的通高為26厘米、口沿高度為20厘米,直徑29.5厘米,有一耳一足和完整的底部,且周身有花紋,整個器形做工精細,紋飾精美。

      南漳縣博物館負責人王紅玲介紹,出土的青銅鼎和隨后發現的青銅盞及部分青銅器物殘件,都來自于趙家營村的一條長崗上,長崗上2至3米的土質與下層生土的土質有明顯不同,而在距離長崗二、三十米處,還存在大量的漢代菱形和圈形墓磚。

      湖北省考古研究所專家陸成秋認為:從比較完整的青銅鼎的型制和紋飾來看,將鼎定為是春秋中晚期。得到認定后,南漳縣博物館工獎勵羅正洪1000元。

      目前,清理仍在繼續,陸續發現一些青銅器物殘件。省市9名考古專家正在南漳,對發現大量的漢代菱形和圈形墓磚的地方進行深入勘察。

      另悉,湖北省在荊州、荊門、襄陽一代出土的大量青銅器大都是屬于戰國時期,而出土春秋時期的器物極少。而在1954年,當時在武鎮的安樂堰,出土了唯一一件春秋晚期的“蔡侯朱之缶”。(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