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是資本:藝術是藝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12-17]
隨著幾場大風,北方開始進入了大范圍的降溫天氣。但藝術品市場卻隨著漸入尾聲的秋拍,在料峭的寒風中貌似越來越火熱起來。打開各大藝術類網站,“秋拍”“藝術品市場”“藝術品收藏”“藝術品投資”的內容觸目皆是,“新紀錄”“××億”“回暖”“佳績”等標題更是奪人眼球。
本周,這個藝術與資本的游戲又迎來了“雙十二”。繼網購的“雙十一”狂歡后,眾商家們又推出了“雙十二”的概念,而藝術品市場也是不甘落后。在“7·25藝術大火”中備受矚目的浙江天仁合藝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沈其斌,就在淘寶網開設“沈其斌當代藝術推薦/保值回購專場”,帶來了邱志杰、徐震、金鋒等12位藝術家的近70件作品在網絡平臺上進行拍賣,總估值約3000萬元。
這場掛著“跟著大佬去買畫”“新12生肖”噱頭的拍賣,天仁合藝承諾“保底回購”。在淘寶的拍賣頁面上,明確承諾道:“為確保藏家利益,您成功拍得本作品后,可以于2014年12月12日至2015年12月11日,再度委托我公司將本作品在淘寶網上進行一次拍賣。決定委托我公司進行二次拍賣的藏家須提前將本作品及拍賣委托書交與我公司,經我公司檢驗鑒定無損壞后,再安排上拍。若上拍后的最高出價低于您今日支付的包郵成交價(包括流拍),您可以將本作品退還給我公司,我公司將會直接將您今日支付的包郵成交金額歸還給您?!?br/>
盡管類似“保底回購”的承諾在畫廊的藝術品交易里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在拍賣中如此承諾的,還是罕見。也許天仁合藝是因為“2013年管理的當代藝術品投資基金規模超3億元”有了底氣,也許是對邱志杰、徐震、金鋒等“新12生肖”的信心,促成了這種承諾。而且最終的拍賣效果還是相對不錯,除4件作品流拍外,也拍出了何汶玦、原弓等人每幅作品近百萬元的成交價。
與天仁合藝這邊的風生水起不同,本周有媒體爆料,民生銀行和炎黃藝術館“和平分手”。6年前,中國民生銀行和炎黃藝術館向外界發布,以1億元巨資長期資助炎黃藝術館,捐助期為10年。這種“銀行+民營美術館”的聯姻,彼時被看做一時典范,此時卻面臨分手。原因是什么,目前尚不清楚,但事件本身所折射出的卻是因美術館的定位不準,而難得有藝術品投資這般真金白銀的回報,少有資本能長期進駐、扶持美術館的事實。通過這次合作前后的對比,還可以看出民營美術館在自身造血功能上的不足,以及缺失政府資金的支持而面臨的生存和研究的雙重窘境。
這兩件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在業界有著各自的討論,但卻引發出一種思考:在這種藝術資本運作的時代,大家都在關注藝術市場的熱點、藝術明星的打造、藝術資本運作的成功,但對藝術本身,關注度還有多少?
藝術,如今成了隨便可以披的外衣,在一個個藝術事件的碎片中閃現,又在一次次藝術拍賣的紀錄中亮相,真正的藝術卻面臨失語的狀態,怎能不讓人警醒?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