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特皮約 《捕魚團》(油畫)
12月12日,《轉折——20世紀三十年代的法國美術布洛涅-比揚古三十年代美術館珍藏》展在上海中華藝術宮開幕,103件極具代表性的法國現代藝術作品再現了20世紀上半葉現代主義藝術蓬勃發展之時法國豐富多變的藝術現象,令觀眾回歸到當時的法國,猶如置身于二三十年代的巴黎,游走穿行于各個畫廊沙龍之間,領略當時各種藝術風格、各類主題創作的特有魅力。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也是中法藝術的交匯時期。當時,一批中國學生開始留洋學習藝術,徐悲鴻、林風眠、滑田友等便是順應著這個潮流成為留法學習西方藝術和技法的中國美術學生。他們學成歸國后,不遺余力地引進了西方美術表現手法和美術教育體系,對中國現代藝術的發生和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中法藝術的交匯也成為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良好示范。本次展覽也以獨特的方式再現了這段藝術的緣分,展出滑田友的老師亨利·布夏(Henri Bouchard)和吳冠中的老師讓·蘇弗爾皮(Jean Souverbie)和讓·杜巴斯(Jean Dupas)的作品。通過這些作品的展示和作品背后與中國藝術家的關聯,中國觀眾將對前輩大師昔日實踐“中西融合”這一探索中國藝術現代化轉型的方式有更深刻的了解。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