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璞焦墨藝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12-12]
北京12月11日電 (記者 應妮)由文藝報社、中國美術家協會藝術委員會、作家出版社共同主辦的“邵璞焦墨藝術研討會暨《邵璞焦墨藝術》(人民美術出版社)畫冊首發式”11日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邵璞最早是以著名詩人的身份為人所知。他1983年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曾出版有詩集《周末,我們去了女生宿舍》《邵璞書畫》等。1985年至1994年他擔任《文藝報》編輯、記者期間,定位于中國畫創作,潛心集中鉆研張仃先生的焦墨藝術近20年,堅持業余中國畫創作道路30余年,在焦墨中國畫領域探索獨樹一幟。
與會者認為,邵璞的焦墨山水畫從以小寫大、以虛寫實、以枯寫潤和以剛寫柔的角度,開拓了焦墨山水畫的表現力與表現樣式,并由此形成了自己鮮明的藝術風貌。焦墨山水畫創作顯現淡而蒼、枯而潤、剛而柔和小而巧等鮮明的風格追求,從筆墨語言的角度呈現了畫家的藝術特征,也更深入地揭示了他的創作方式、藝術修養與品性格調。邵璞的焦墨山水在語言手法上已顯露出明確的個人特色。而出現在他系列作品中的景物多作了符號化概括,讓人聯想起詩句的凝練。
中國美協理事、《美術》雜志執行主編尚輝說,邵璞的焦墨山水并不是寫生性的山水,也不是寫實性的敘事,而是通過筆墨彰顯主體精神的意象性山水??偸且孕南蟮耐录{作為表現自然的前提,這是他和當代一些寫生性山水畫相區別而延承傳統山水精神的重要創作特征,也是形成他焦墨山水個性的關鍵。
在邵璞看來,水在中國畫元素里,其重要性和難駕馭性應該排在筆墨紙之前,放在第一位。中國畫的神奇和特征,正是源于宣紙、墨、毛筆和水互動間而產生的“無所不能”和“無所能”帶來的。(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