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目窯址群再現新窯址 為解密天目瓷供依據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12-05]
杭州12月4日電 (見習記者謝盼盼)占據日本茶道文化中重要位置的“天目瓷”,一直十分神秘。4日,記者從浙江杭州的“發現杭州2013——杭州考古工作年度盤點”新聞見面會上了解,臨安市西天目山的天目窯遺址群已新發現的高園頭等數處窯址加上考古調查的實物資料,為解開“天目瓷”面紗提供有力依據。
據資料記載,“天目瓷”是一種黑色帶有紫及醬色釉彩的瓷器,日本來中國的僧人曾從天目山把這種瓷器帶到日本,并稱它為“天目”,后來人們習慣上把黑釉瓷稱為“天目瓷”。
黑釉瓷器在北宋興起,與當時宋人飲茶以及“斗茶“時尚的流行有著密切的關系。宋代茶盞有五種釉色,黑釉、修釉、青釉、青白釉和白釉,其中以黑釉盞最受歡迎,日本從宋代開始就重視茶道,自黑釉盞傳到日本后就廣受青睞,直到現在還作為日本的傳統茶具之一。
“現存的‘天目瓷’精品已成為國家級的文物,”據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一室主任王征宇介紹,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均產過黑釉盞,“但‘天目瓷’的來源在哪目前尚未得知?!?br/>
“黑釉盞在日本影響很大,‘天目瓷’之謎的揭露還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蓖跽饔畋硎?,浙江的天目窯遺址群主要分布于臨安市天目溪兩岸谷地、緩坡處,窯址在以往的考古工作和文物普查中陸續有發現,而天目窯遺址群燒造時間長,分布面廣,堆積層厚,窯址群一經發現就引起很大的關注。
另外,今年杭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對天目窯址進行了再次調查,此次調查,還新發現高園頭等數處窯址,其中,窯址以敖干水庫附近區域分布最為集中,且產品眾多,制作精巧。
王征宇認為,此次調查了解了各窯址的保存現狀,并對新發現窯址建立了基礎檔案,精確測定了GPS方位,另外,通過科學的考古調查和整理,積累了更多的認識,為天目窯研究提供了更翔實的實物資料。
由于天目窯址群的保護還相當好,王征宇認為目前還是以調查為主,未到進行挖掘的時候,但他相信,此次調查中發現的新窯址以及其他的實物資料,進一步拓展天目窯研究的深度,已為解開“天目瓷”面紗提供了有力依據。(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