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名作賞析

    揭秘“琮王”神人獸面圖像:良渚玉器的靈魂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12-01



    神人獸面圖像是良渚文化玉器最主要的紋飾題材,也被視為良渚玉器的靈魂所在。

      大約在良渚文化早期晚段,由龍首紋變異而來的卵目獠牙的獸面紋,開始出現在張陵山玉琮與瑤山的一些玉器上,表明良渚文化自己的玉器紋飾初步形成。發展到中期早段,獸面紋演化為把冠帽、顏面、四肢俱全的神人和卵目獠牙的獸面結合在一起的完整的神人獸面圖像。而神人獸面圖像所展現的這種代表神明或祖先的“神人”凌駕于動物“獸面”之上的現象,是中國江南早期稻作文明的信仰特征。

      最完整的神人獸面圖像,目前僅發現于反山十二號墓,為“琮王”、“鉞王”、柱形器與“權杖”冠飾四件玉器。其中“琮王”四面直槽內的八個神人獸面圖像與“鉞王”正背面的兩個神人獸面圖像,均在平面上鋪展;柱形器上的六個神人獸面圖像,為圓弧面鋪展;而“權杖”冠飾,是良渚玉器中難得一見的“滿花”器,在淺浮雕的神人獸面圖像周圍,密布以勾連卷云紋為特征的陰線地紋,彼此渾然一體。

      這些最完整的神人獸面圖像,高僅約3厘米,寬僅約4厘米,大小與火柴盒相當,但其紋飾至少包含三個層面:淺浮雕微凸起的神人頭冠部與獸面構成了最高層面;其上以陰線勾勒出的頭戴弓形蓬張羽冠的神人的倒梯形臉面,以及獸的眼、鼻、嘴,構成了圖像的第二層面;而在直槽面或弧面上純粹用陰線“推蹭”出來的神人四肢,則構成圖像的第三層面。在二、三層面上,獸面圓形重圈眼的外圈邊、底都較整齊平滑,為管鉆碾成,其余陰線均為“刻刀”多次“推蹭”形成。如此方寸之地,線條纖細如毫,紋飾繁縟密集,肉眼根本無法細細辨認,放在現代似乎也只有微雕大師才堪勝任。這樣的鬼斧神工除了需要應用當時最高、精、尖的技術與設備外,經過長期培訓和傳授后獲得的專門知識和高超技藝,自然也必不可少,而“刻紋”時的心無旁騖和對神靈的虔誠敬畏,恐怕更是成功的關鍵。

      最完整的神人獸面圖像在良渚中期早段之后,就根據載體的不同,形成了兩種不同趨勢的省減:一種載體為琮、琮式管、錐形器等方柱體型玉器。神人獸面圖像首先簡化為神人面居上、獸面居下的分節格局,然后進一步簡化和省略,到晚期常見由弦紋凸棱、凸鼻和小圓眼構成的神人頭像,最后甚至連神人的小圓眼也省略掉。體現出越來越強調神人而徹底抹殺獸面的傾向。另一種載體為璜、三叉形器、玉梳背等扁平體造型和圓柱形造型的玉器。神人獸面圖像的簡化和省略恰好跟前者相反,最終突顯獸面而隱藏神人形象。因此,紋飾與器型是否對應,是鑒定良渚文化琢紋玉器時的重要標尺。(蔣衛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