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欲購唐代沉船建博物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2-26]
新華網廣東頻道電 深圳曾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埠,而一艘曾航行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唐代沉船兩年前雖已重見天日,可一直未有“歸宿”,此事已成為該市政協委員關心的話題。
據悉,這艘長24米、寬10米的沉船是一支荷蘭打撈隊在離印尼爪洼島200海里的公海上打撈起來的。經文物考古專家考證,船上共有6萬多件文物,其中有要送給波斯王室的金器,還有三件完整的青化瓷,釉色鮮艷,在國內外屬孤品。專家指出,在所有打撈出的中國古沉船里,此船價值最高。
該船目前停留在新西蘭修復,荷蘭稱,今年3月15日前,中國方面可用5000萬美元買回此船;否則將會在國際上公開拍賣。
深圳市博物館王璧館長在這次政協會議上提議——深圳將船買下來,建一個全國唯一的“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王璧館長認為,深圳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埠,蛇口赤灣港的天后宮就是當年海上運輸中轉站。如果深圳把船買下來,建一個“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這對于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及把深圳建設成為文化名城都是具有深遠意義。
王璧館長的提議一出,立刻獲得委員們的大力支持。深圳市文化局副局長董小明表示,祖先的東西應該收回來,只要國家文物主管部門建議深圳收回,深圳將會全力完成這件好事。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