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級非物質遺產項目熱貢唐卡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娘本作品
唐卡是藏文的音譯,是一種用金、銀以及天然礦物顏料在織物、皮革或紙上進行描繪,具有藏文化特色的繪畫作品。相比價格不斷上漲的內地藝術品而言,唐卡目前的市場價位遠未達到合理水平,尤其是老唐卡,因其收藏門檻較高,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最近幾年,當代唐卡因其獨特的藝術性、精細的繪制工藝和合理的價格,成為有遠見收藏家看好的藝術品。
藏族宗教文化的百科全書
唐卡可謂藏族宗教文化藝術的一朵奇葩,唐卡以宗教題材為主,不僅帶給收藏者藝術享受,還傳遞了一種宗教信仰,發展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唐卡繪制工藝復雜、用料考究、色彩艷麗、歷久不褪。唐卡以藏傳佛教人物為主,佛本尊、護法神、祖師等佛教人物形象均包羅其中,此外,唐卡內容還涉及藏族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被譽為“藏民族的百科全書”。
高檔唐卡采用天然礦物顏料混合香料繪制,原料成本較高,包括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耳石、孔雀石等珍貴的天然礦物顏料和藏紅花等植物顏料,用這些材料制成的原料繪制的唐卡即使經歷上千年歷史,畫面色彩依舊燦爛如新。
2006年,唐卡與堆繡、泥塑統稱“熱貢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此之后,唐卡得到更廣泛的關注,尤其是具有地域文化代表性的熱貢唐卡,深受追捧。據統計,2012年,僅熱貢唐卡的銷售額就達3億元。
老唐卡流通量少、收藏門檻高
就目前市場流通的唐卡而言,業內一般將新中國成立之前制作的唐卡稱為老唐卡,新中國成立之后的作品稱為新唐卡。早在20世紀80年代,歐美、日本等國興起藏文化熱時,海外藏家就針對性的對唐卡進行系統地研究與收藏,因此,到現在為止,許多珍貴的老唐卡都已被英國大英博物館、美國紐約魯賓藝術博物館等國外機構收藏。
正因為如此,市場上藝術性、題材、品相都尚佳的老唐卡已經可遇而不可求,深得藏家認可的老唐卡更是價格不菲。2002年,香港佳士得曾上拍一件明永樂刺繡紅夜摩唐卡,當時以3087.4萬港元成交,而該作品1994年在紐約的成交價為100萬美元。
2006年,北京古天一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曾上拍一套共15件的清乾隆時期唐卡“宗喀巴大師一生的故事”,以1815萬元成交,成為內地唐卡拍賣最高價。2010年,香港佳士得曾上拍一批老唐卡,其中,明緞地刺繡釋迦牟尼佛唐卡以710萬港元成交。而此后市場上出現的老唐卡屈指可數,價位也徘徊不前。最近幾年,不管國內還是國際市場上,老唐卡都很少出現高價。
首都博物館研究院黃春和總結了老唐卡市場難有起色的主要原因:早期國內對唐卡認識不足,失去收藏先機,很多12至15世紀制作的唐卡,大多進入了西方的博物館。此外,高古唐卡本身存世量少,一些唐卡精品流向海外,國內已很少見。
老唐卡數量有限,且真偽判斷難度大,收藏群體較小,使得老唐卡投資門檻更高,其價值尚未被國內收藏投資者認知。在資源日漸稀缺的市場上,人為做舊和高仿的老唐卡也不斷增多,此外,老唐卡不易保存,容易出現進水、掉色、殘缺等情況,對其收藏價值造成很大影響。
新唐卡漸成市場新寵
總體而言,目前市場上流通較多的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創作的新唐卡。從20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國家提倡市場經濟,當地政府也鼓勵唐卡與市場對接,唐卡創作迅速復興。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熱貢唐卡藝術代表性傳承人娘本是熱貢唐卡藝術家之一, 據他介紹,自熱貢唐卡被列入首批非遺名錄以來,唐卡收藏逐漸升溫。新唐卡雖然保留傳統題材,經書上對描繪佛、菩薩、護法都有嚴格的標準,不能隨意繪制,但周圍的配景人物可以發揮想象,所以在表現方法上不斷地發展衍變,風格和樣式上與老唐卡已呈現不同的面目?!靶绿瓶▋热葚S富、技法多樣、用途廣泛,所以深受喜愛藏文化收藏者的喜愛?!彼f。目前,熱貢地區的唐卡已供不應求,一些訂單經常無法完成。
“畫師要畫好一幅好的唐卡,不僅需要昂貴的材料和精湛的畫功,更需要畫師的修養和對佛教文化的理解,對佛懷有虔誠的心,達到心、手、眼合一的境地?!蹦锉窘榻B,制作一幅精美的大尺幅唐卡,畫師需要耗費一年甚至數年的時間,唐卡筆觸細膩、線條精妙,很多細節需要畫師一氣呵成,不能修改,耗時耗工。畫面美輪美奐、技藝精湛、具有宗教情懷,這些都成為當代唐卡受到追捧的原因。
北京摩登聯合體時尚文化發展中心一直致力于唐卡藝術的推廣和普及工作,關注唐卡已有10多年,其負責人劉洋介紹,近年來,一些當代唐卡大師的作品價格在十幾萬元甚至上百萬元不等,一些大尺寸的精品唐卡更是價值不菲?!疤瓶ㄗ铛r明的特點在于它珍貴的顏料和獨特的技法,顏料全為天然礦植物原料,而里面的金線、金粉都以純金制作,才能保持唐卡不褪色,唐卡工藝細膩精湛,畫師一定要有天賦、并且經過多年的苦練才行,而對于傾注了唐卡畫師心血的作品而言,其價值仍處于低洼,目前的市場價格與同類藝術品相比遠未達到合理價位?!?br/>
劉洋表示,雖然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西藏文化藝術知識了解的增多,認識、了解、喜歡唐卡的人越來越多,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唐卡展覽和講座活動逐漸增多,但人們對唐卡的認知度還是不高,國內目前真正成體系的唐卡收藏家并不多。大部分唐卡的買家是以宗教信仰為前提,而不是將其作為收藏品,反而是港臺地區及海外藏家對精品唐卡的關注度更高,甚至上門定做唐卡。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