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破爛的糟踐元大都土城遺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3-28]
本報訊(記者梁鳳鳴)元 大都土城遺址距今已有735年,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多年來,這里卻是這樣一番景象:垃圾滿山,屎尿遍地。昨天上午10時,記者看到令人觸目驚心的一幕:小孩在垃圾堆邊玩耍,剛起床的人蹲在垃圾堆旁漱口刷牙,煙熏得發黑的鍋灶距垃圾僅有幾尺之遙……
這塊土坡南面是一處高級住宅小區,東側是中科院大氣物理所鐵塔分部,北面是小月河、知春路。土坡東西走向,長不到200米。站在周圍的馬路上,很難發現這里竟有如此一個所在。
從土坡東頭一條不算狹窄的土路進去,抬眼就是一個簡易的磚頭木板房,門口一個鍋灶,灶下有沒燒完的木頭,壘灶的磚頭煙熏火燎,已經發黑(向右,緊靠土坡是一條窄路,路北是一排平房,房前正燃著兩處明火,冒著藍色的煙。一個剛起床的男子正蹲在遍地垃圾中漱口刷牙。幾戶房屋門前都貼著紅底金字的春聯,其中一副是"接鴻福步步登高,迎新春事事如意。"
爬上土坡,眼前的情景更加令人作嘔:樹林里每邁一步都要踩上垃圾,一眼看不到就會踩上糞便。遍地垃圾糞便中,有幾處用擋板搭成的小窩棚比較搶眼,是一些以撿破爛為生計的人晚上用來過夜的。據說,土城上住有20余戶收破爛的,白天到處撿破爛,晚上明火取暖做飯,弄得垃圾滿坡都是。
土城是著名的歷史遺跡。存在臟亂現象的東土城居住區現屬花園路街道管理。記者和花園路街道有關負責人取得聯系,獲悉該街道自兩年前成立后,首先即把這片地區的環境整治工作列為重點,多次出動大量人員、車輛進行整治。市區領導也曾多次批示,但由于各種原因,整治效果不理想。
記者隨后又與海淀城管聯系。據介紹,城管部門也曾多次與街道、派出所協同,對該地區的環境進行治理,但也是屢次整治,屢次反彈,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海淀城管花園路分隊秦英隊長告訴記者,他們幾天前在日常巡查中又發現此處的臟亂現象,目前已經與花園路街道安排好,準備于近期再進行一次清理。
另據了解,東土城居住區已列入今年海淀區153項重點整治地區目錄?;▓@路街道目前已開始進行入戶調查,各項準備就緒后,將通過實施整體搬遷、整治、綠化等措施,讓東土城靚麗起來。佟仁攝
小資料元大都城墻遺址
元大都城營建始于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形狀為南北略長于東西的矩形。
元大都城墻實測周長為600米。其東西兩垣與今北京內城的東西城墻相一致。南垣在今東西長安街一線,北垣在今德勝門、安定門外五里,俗稱"土城"。
整個大都的城垣均為夯土板筑而成,土城中有豎柱和橫木用以加固城墻。為了解決"雨壞都城"的問題,城墻頂部曾用葦衣和管道防水。
北垣俗稱"土城"的地方,至今仍可以見到高達數米的元城墻遺跡。城的四角都有巨大的角樓,今建國門南側的觀象臺,就是元大都城東南角樓的舊址。元大都土城遺址公園則位于海淀區薊門橋,是依舊城墻建成的公園,有小月河、木橋、石碑、紫微橋,薊門煙樹為"燕京八景之一"。
《北京日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