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中國寫實油畫回歸與發展研討會于798舉辦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9-12
    2013年9月7日,由北京新繹愛特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主辦的“回歸與發展”主題沙龍研討會在798新繹空間順利舉辦,中國油畫院院長楊飛云教授做客新繹空間,與參展藝術家王少倫、朱春林及策展人彭鋒、德美藝嘉董事楊心一用自己豐富的知識和敏銳的分析,為觀眾從不同視角解讀中國寫實油畫回歸傳統的意義及定位問題。

    中國寫實油畫如何“回歸”

    任何一種藝術門類的發展都要歷經“危機”與調整、改革和完善。寫實油畫在中國藝術品市場中已長期占有一席之地,雖然潮流會隨著時代的轉變而不斷推陳出新,然而在世界范圍內如何界定中國寫實油畫,學術界的觀點仍然游走于現象與價值之間。本次沙龍的目的就是面對這種局面,討論該如何推演中國寫實油畫的發展方向。

    研討環節分為“回歸”與“發展”兩大主題,結合互動環節,到場嘉賓各抒己見,觀眾熱情提問。深度剖析了中國寫實油畫“回歸”的意義以及未來“發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參加本次沙龍的研討嘉賓,作為各專業領域的領軍人物,從不同的視角進行闡述,是對中國寫實油畫主要發展趨勢的一次再梳理。

    好畫展并不光要看 還需要傾聽

    琳瑯滿目的藝術展,觀眾卻是走馬觀花,流程生硬刻板。缺乏交流,是目前大部分畫展普遍存在的問題。而交流是本次“回歸—王少倫、朱春林油畫作品展”的一大特色。

    從展覽開幕后舉行的兩場公開課到“回歸與發展”主題沙龍,藝術家和策展人在展覽檔期頻頻亮相,與公眾零距離接觸,這種互動的形式,恰恰是當今中國藝術品市場所缺乏的。公眾演講及沙龍研討會不再局限于業內人士的探討交流,而是更偏向于為公眾普及藝術知識,從而促成藝術家與公眾之間的良好的互動模式。

    展覽不應只為藝術家服務

    隨著各地美術館、藝術機構數量的顯著增加,文化藝術在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受專業的局限性,藝術知識的普及也面臨種種問題,比如:作品展示的偏執,公眾教育的缺失,紐帶關系的斷層,等等。

    讓藝術更易于被大眾理解消化。是新繹空間孵化美術館功能,踐行公共教育職能和社會義務的體現,利用畫廊空間和資源向公眾推廣中國優秀藝術作品,增補社會教育之外的藝術知識,基于這樣的緣由和初衷,走出形而上的中國當代藝術語境,將公眾的視線引入藝術教育領域,希望借藝術的力量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這個框架之下,已經進行的新繹公開課項目強調公眾與藝術家的共同參與,共同拓展對于藝術領域的認知,為生活增添更多的能量和色彩。

    新繹愛特立足學術,以沙龍結合公開課的形式,讓社會各取所需,從而實現藝術資源的公平分配,隨著活動一次次的深入,我們有理由相信新繹愛特會為中國藝術品行業帶來更多驚喜。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