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虛假膚淺的“偽民俗”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2-27]
當前,民俗、民間文化正在成為一種熱潮,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在當代中國社會中,傳統的文化理念被消解,出現了文化的“空位”。另一方面,隨著西方強勢文化觀念的入侵,隨著中國城市中“水泥森林”、“玻璃幕墻”的崛起和老城區的日益消失,國人突然覺得陷入了一個陌生的環境之中。最初的興奮平息之后,失落感也就隨之而生。當他們回過頭來的時候,終于在民俗、民間文化中找到了心靈的歸宿。在市場經濟、傳媒等各種“力”的綜合作用下,民俗、民間文化熱也就占據了“文化空位”。
然而,在這種民俗、民間文化熱中,最可怕的是它的自然的淳樸性和粗獷性的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兩個最不能被容忍的缺陷:一是虛假性。各地匆匆忙忙建造起來的許多所謂“民俗村”、民間文化旅游點給人一種虛假的的印象;二是膚淺性。民俗、民間文化大多只在感性的器物的層面上下功夫,沒有自覺地去追求一種新的文化理念,確立新的文化品位和風格。體現在這種“熱”中的真正的熱情仍然是賺錢的熱情。這種人為炒作起來的所謂民俗、民間文化熱并不是傳統民俗、民間文化中真正有價值的內容的偉大復興。 (俞吾金文) 文匯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