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本市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2-21]
古籍善本從來就是收藏的重點,拍品開始以后也同時登臺,拍賣成交價格成為古籍善本市場的風向標。
現在珍貴的宋元本市場上已絕跡,古籍善本又已從明清精刊擴展到清代末期直至民國時期的作品,一些現代書刊也上了古籍善本專場拍賣會。2001年古籍善本市場是版畫藝術類古籍的天下,如:萬隆公司春拍推出的明萬歷吳郡書業黨刊本《臨川四夢》,共收131幅精美插圖,保存完整,成交價達236500元。殘存10卷明原刊《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僅存圖20幅,價高達132000元。拍場上的版畫古籍交投踴躍,很少流標。以至于影響市場上“帶畫”的書就貴。
帶有名家批校的古籍也常常賣得高價,去年中國書店拍賣明正午二年刊本《白氏諷諫》1冊,內有清著名藏書家毛扆親筆依宋版原書作的通篇細致批校、圈點題跋。底價10000元,以45100元成交。
清康、雍、乾時期乃至民國時期的精刻本,在古籍市場中受到歡迎。這類書價格受到外在形式,如原刻與翻刻、初印與后印、佳紙與普通紙、開本寬展大小等影響,價格差異巨大。
另外有關抗點內容的歷史資料、圖書畫冊等,在拍場上都非常搶手。如:去年中國書店海王村拍賣公司推出的《1937年上海淞滬抗戰照片集》1冊,收當年上海雅風照片像館洗印的戰時所攝照片110張,以22000元高價成交。同場中,3張20世紀40年代彩印抗戰宣傳畫,以8800元成交。
以上是4個熱門種類。古籍善本大多流傳有序,雕版印刷紙墨物料的限制,一般難以作偽。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市場的前景很廣闊。
中國收藏家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