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三峽庫區發現20余枚漢簡牘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2-27
      新華網重慶電(記者王松濤)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隊近日在重慶云陽舊縣坪遺址發現20余枚漢代簡牘。專家說,這是首次在重慶地區發現的漢代簡牘,為研究峽江地區的歷史文化提供了更直接的歷史信息,具有重要意義。
      漢代簡牘是研究我國漢代歷史最珍貴的資料,這次發掘的漢代簡牘有20余枚,已發現4枚木簡(牘)上面有字,字為隸書,總計50余字,其中一枚方形木牘上有"東陽"、"年"、"月"、"廿廿日"等字,另一枚木簡上有"五石"等字。此外,還有一件細木條上有等距刻度,初步推斷為尺。漢簡上的有關文字還有待進一步釋讀、研究。
      簡牘出土于舊縣坪遺址一個直徑5.5米的圓角方坑內,該坑深達15米,與簡牘一起出土的還有數塊殘骨、七件陶罐,但沒有發現棺槨。漢簡出土以后,重慶市文物局立即組織專家趕到現場,將出土漢簡運往重慶;并邀請國內有關專家飛抵重慶研究保護處理措施。
      舊縣坪遺址位于云陽縣雙江鎮,面積100余萬平方米,在三峽文物保護規劃中列為A級發掘項目。明代嘉靖《云陽縣志》記載:"朐忍城即萬戶壩,縣西三十里,漢廷尉扶嘉食邑,故墟存焉",舊縣坪因此得名。1994年四川大學考古隊曾在云陽李家壩遺址發現一件"朐忍丞印"封泥。三峽文物保護工作啟動以后,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隊在舊縣坪遺址發現了大范圍的冶鑄遺跡,出土了戈、環、斧、鏃等一批據有戰國到漢代特點的青銅器鑄范,這在峽江地區漢以前的遺址中還是第一次。文物工作者還發現了一件刻有"朐"字的陶碗和一件私用封泥,為驗證朐忍縣的所在范圍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