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首屆國際中西文化比較研究會在京舉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7-15
      北京7月13日電 (記者 周銳)首屆國際中西文化比較研討會12日至14日在北京大學舉行。本次會議通過7場大會主旨發言和4個分會場的多輪次發言,就中西方文化中哲學、經濟、藝術等方面的差異展開探討。北京大學校長王恩哥教授在賀函中對大會的召開致以祝賀。

      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與國際中西文化比較協會聯合主辦。據介紹國際中西文化比較協會成立于2010年,在愛爾蘭都柏林和中國北京分別設有常駐辦事機構。協會實行中西雙會長制,現任中方會長為北京大學世界文學研究所所長辜正坤教授,西方會長為約翰·布萊爾教授(美國)。

      哈佛大學研究教授、美國人文科學院院士杜維明教授在“以精神修為的方式實踐儒家哲學”的主旨發言中倡導一種以精神性的人本主義為基礎的對話文明,以應對全球化的挑戰和人類總體所面臨的前途問題。

      美國夏威夷大學安樂哲教授則從中國古代哲學術語的現代闡釋出發,指出在時空限制之中每一代人由于難逃“文化偏見”的影響而詮釋角度各異。辜正坤教授通過梳理中西方文化產生的淵源與發展歷程,認為中西方文化陰陽循環,互構互彰互進互抗,拼合互補,提倡文化“兩不”原則,即不凌駕于他者之上,又不屈尊于他者之下,實現中西文化的對話與匯通。

      中西方文化差異在經濟層面的體現也受到與會者的關注。清華大學特聘高級研究員高珮義博士通過對中西經濟史和中西經濟學說史的抽樣研究,指出中西除了在人的經濟本性上高度一致之外,二者在具體的經濟發展道路上存在很大差異,其中最大差異是:西方經濟發展道路的主要目的是聚斂財富,而中國經濟發展道路的主要目標是解決民生問題。具體到經濟學文化上,西方經濟學文化的核心則是利潤本位,中國經濟學文化的核心是就業本位。

      在上述主旨發言外,4個分會場的發言和討論同樣內容豐富。來自英國、美國、德國、法國等20多個國家的150多名學者分別就“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思考:中國與西方”等十二個議題框架,展開集中論述和切磋。

      主辦方表示,本次研討會旨在增進中西文化比較與中西方民族的對話與溝通,國際中西文化比較協會將致力于為從事該領域研究的學者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促進該研究在世界范圍內的開展,提升該領域的國際影響力,從而推進人文科學在新時期的進一步發展。(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