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余件罰沒文物入藏恭王府 緩解缺藏品尷尬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7-08]
100年前,恭王府珍貴文物流失海外。前天,北京海關將10393件罰沒的緝私文物和藝術品移交國家文物局,并由國家文物局整體劃撥恭王府,這對于多年來一直在藏品上乏善可陳的恭王府無疑是一件賞心樂事。
據悉,今年是恭王府花園開放25周年,也是恭王府全面開放5周年。從50年前周恩來總理視察時多個單位用作辦公的破敗景象至今,恭王府在空間上已重現往昔輝煌,但由于歷經多次浩劫,且受信息來源、資金限制,文物征集一直步履蹣跚,藏品短缺的尷尬延續了多年。此次,北京海關將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罰沒的緝私文物和藝術品一萬余件移交國家文物局,并由國家文物局整體劃撥恭王府。這批文物數量龐大、品類豐富,包括了書畫、瓷器、家具、錢幣、青銅器、佛造像等,其中最長的輾轉遷移30多年終得好歸宿。經國家文物局有關專家鑒定,其中很大一部分可定為國家二級文物,甚至國家一級文物,如典型清代貴族女眷所用的海南花梨梳妝匣等,都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研究價值。 郭佳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