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東郊發掘戰國秦漢古墓群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3-04]
本報訊 記者 李永利省考古研究所日前在西安東郊洪慶原西側的向陽公司建筑工地發掘一個由380余座古墓組成的圍溝式秦漢家族古墓群,現已發掘戰國、秦、西漢以及唐代古墓近80座,出土文物500件左右。據悉,如此規則和規模宏大的家族墓葬群十分少見,尤其圍溝式墓葬的發現對研究我國墓葬史有極高的價值和意義。18座墓排滿2畝地記者昨天下午在古墓群發掘現場看到,一塊約2畝地的地方由南向北規則地次序排列著兩排共18座古墓,東西兩排之間由一個寬1.2米、深1.5米的主溝隔開,兩排古墓四周又由寬1.5米,深2米的圍溝圈起。墓與墓之間的地面距離為15厘米,墓道距離約1.4米。每一座墓的深度雖然不盡相同,但墓道、墓室形狀十分相似。展現秦漢曲肢葬記者在17號墓室看到,袒露在墓室基板上的尸骨雙腿蜷曲,雙臂垂直,頭骨微向右傾斜,陪葬物品有陶罐3件,陶碗4件,劍把一柄主劍暫未看見,整個尸骨長約2.05米,從陪葬物品初步辨認,墓主系西漢初期一男性。在該墓南側一墓室內的基板上袒露的尸骨雙腿蜷曲至腰部,總長度不足1米,據考古工作人員講,此墓主系一女性。這兩具尸骨現狀為秦漢時期的曲肢葬,其在我國墓葬考古史上很有特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墓葬均以家族為單位據省考古研究所現場負責人介紹,這個墓群位于西安東郊洪慶原西側,總計古墓380余座,均系戰國、秦、漢、唐時期,主要以秦漢時期為主,從其由主溝,圍溝構成的規則模式看,都是以家族為單位的普通百姓。究竟主溝及圍溝在這里起什么作用,是本次考古發掘的重點研究對象,對研究我國墓葬史具有極高的價值。從去年9月份開始至今,已經在此發掘古墓近80座,發掘銅、陶器文物500件左右。發掘過程中發現,多數墓葬已被盜墓賊盜空。 三秦都市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