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出土近3萬件清代晚期青花瓷 器物比較完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6-13]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對外公布,該所在廣州市長堤大馬路一工地考古發掘出陶瓷器近3萬件,絕大多數為清代晚期青花瓷器。據介紹,這是廣州城市考古首次出土如此豐富的清代晚期陶瓷器遺存。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易西兵告訴記者,此次發掘的近3萬件陶瓷器絕大多數為青花瓷器,屬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產品,器類多為碗,還有碟、盆、杯等,均為日常生活用品,其中相當數量的器物比較完整,僅口部有殘缺。
由于此次發掘的陶瓷器遺存出于臨岸的河沙淤泥積層中,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初步推斷,這一帶最遲在清代晚期存在專門運輸陶瓷器的碼頭,陶瓷器在運輸過程中遭遇損壞,因此被就地在碼頭處理,從而形成河道里的堆積。
目前,研究所正在對部分出土文物進行修復,計劃挑選出其中50件在廣州博物館進行展示,同時邀請公眾參與體驗文物標本的修復。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