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收藏市場理性回暖才能走得更遠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6-08
      眼下藝術品春拍正進行得如火如荼,各地市場捷報頻傳,成交紀錄屢創新高。諸多信號表明,收藏市場回暖的腳步在加速。

      所謂盛世收藏。收藏市場的冷暖,也是衡量國家經濟繁榮與否的一個指標。短短10多年間,我國一躍成為文物與藝術品經營發達國家,就是經濟持續發展、社會財富快速增加的直接反映。隨著老百姓腰包越來越鼓、視野越來越開闊,兼具鑒賞和增值價值的收藏自然成為熱門選擇。據保守估計,我國民間收藏者已經有七八千萬人。這么多人對收藏表現出如此大的熱情,而且有能力持有價值不菲的藝術品,無論是從傳承歷史文化角度,還是就提升國民生活品質而言,都不失為一件好事。

      然而,收藏炙手可熱,數千萬人扎堆其中,問題也同樣不少。浩浩大軍中,有的人是因為興趣愛好,還有些人純粹是出于利益考量。在通脹壓力嚴峻,股票市場震蕩,投資渠道匱乏的大背景下,很多人面臨著口袋里的錢不出去就得縮水、想出去又找不到好路子的困局,涉足收藏成了沒有辦法的辦法。此外,在不斷刷新的驚人天價,以及撿漏暴富傳奇的刺激誘惑下,很多人眼紅心熱地也搞起了收藏。大量資金的涌入,遠遠超出市場正常預期和容量,無形之中助推了市場泡沫,加劇了市場畸形發展,可能給整個國民經濟帶來風險。

      收藏畢竟是個專業行當,不明就里、一無所知盲目跟風,不但不可能發財,反倒容易踏入這樣那樣的陷阱。正如專家所言,我國收藏市場雖火,但還遠不成熟,存在“兩多兩少”的怪現狀。所謂“兩多”,就是熱錢多、贗品多。以“95%的人用95%的錢買了95%的贗品”來形容都不嫌夸張,報端熒屏上時常有買賣雙方為假字畫、假藝術品對簿公堂的新聞曝出。所謂“兩少”,說的是稅收少、監管少。在這方面,我國法律法規不夠完善,制度措施存在很多漏洞。比如,“鑒寶”隊伍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一些“專家”,或不懂裝懂或惟利是圖,亂收費、亂發證書現象很普遍。再如價格炒作嚴重,知假拍假、找托抬價,甚至委托人和購買人為同一人的鬧劇層出不窮。種種亂象,讓一些人鉆了空子,也讓不少人遭了殃。

      面對這樣那樣的“成長煩惱”,收藏市場需要邁的檻兒依然不少。一方面,有關部門應該有所行動,對那些擾亂市場、涉嫌欺詐的行為予以堅決打擊。另一方面,所有的市場參與者也應成熟起來,放下投機、跟風心態,共同打造健康理性的市場秩序。只有這樣,收藏市場才能走得更遠,相應的,投資者也好、收藏者也好才能更放心,獲得更大收益。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