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東川玉碑地遺址考古有進展 時代應早于戰國時期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6-07
      近日,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組織進行的昆明市東川區銅都鎮玉碑地遺址發掘工作取得重大進展,考古專家認為從這些遺址中發現大量的圓形建筑、銅礦石銅礦渣、水稻小麥種子等在云南甚至金沙江流域均為首次發現,其時代應早于戰國時期。

      東川曾是我國著名的銅都,銅礦的開采和冶煉有著悠久的歷史,本次發掘表明,至少在戰國以前,這個地方就已經在開采和利用礦產資源了。東川區玉碑地遺址發現于上世紀80年代后期,因當地村民建房取土,發現了陶片、碳化稻和灰燼層等遺物與遺跡。2006年,昆明市博物館考古隊對該遺址進行了試掘,發現了灰坑、房屋和漢式錢幣等。經國家文物局批準,2013年3月中旬至5月底,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昆明市博物館和東川區文物管理所等聯合對該遺址進行發掘,來自上述3個單位和周邊省、縣的考古工作者10余人參加了考古發掘工作。

      據專家介紹,此次發掘共清理房屋14座、灰坑48個。房屋既有半地穴的圓形房屋,也有淺地穴的長方形房屋,以前者為主,在房屋的正中發現有火塘,在房屋的居住面上發現有雙孔石刀(或稱石鐮),銅針、銅魚鉤、銅錐和銅刀等小件物品以及石鐲殘件和銅塊等。房屋的周邊有灰坑分布,灰坑多為橢圓形或者不規則形,個別灰坑建造十分規整,在灰坑中發現有碳化稻等糧食遺存,懷疑這類灰坑可能是專門儲藏糧食的地窖,個別灰坑中發現有大量的銅渣,當是當時煉銅的遺留。在房屋、灰坑和地層中清理出大量的陶器,陶器多為灰褐色,火候很高,帶耳器是其顯著特征,在陶器的底部多有葉脈紋。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本次考古領隊蔣志龍說,本遺址的發掘是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滇文化起源考古”課題的重要選項。從目前的考古發現來看,其價值與意義十分重大,填補了滇北地區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的空白;從出土的材料,特別是陶器來看,與滇池區域的“滇文化”明顯不同,帶耳器發達,很可能是金沙江支流的小江流域的一個新的考古學文化;這一地區當時盛行圓形房屋,已知冶銅、種植水稻和小麥等農作物;遺址中發現大量的銅塊和銅煉渣,表明附近可能有煉銅的遺跡,該遺址極有可能是與冶銅有關的一個聚落。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