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璜生贈出版社畫作被拍賣 質問:道德底線在哪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5-31]
“錢鐘書手稿書信”是非未了,拍賣臺上又掀風波。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近日稱,他贈送廣東嶺南美術出版社20周年社慶的賀畫被拍賣,關良、楊之光等贈送出版社的20多件作品也上了拍賣臺。他質問:“文化和道德的底線究竟在哪里?”
觀者第一反應,出版社窮得要拍賣家當糊口了?也有人覺得此舉無可厚非,既為贈畫,所有權已發生變化,賣不賣都是出版社的事,不合情但合法。更有人揣測,當年沒有好處,畫家會贈畫嗎?
書畫與書信有著微妙區別,書信涉及隱私,當事人尚在世,兜售來往書信為人不齒。而饋贈書畫,在我們國家歷來是個傳統。齊白石、張大千送給親朋好友的畫,不知被拍賣過多少遍了。某名家被索畫,習慣題上款以紀念,現在不題了,說別給人家日后上拍找麻煩。這樣看來,王璜生完全用不著動怒。不過,凡事總有些例外,“看不開”的大有人在。1984年,畫家黃胄送給桂林榕湖飯店一幅 《套馬圖》,2007年嘉德拍賣會,黃胄之女梁纓高價買回了這幅畫。畫家送出的是一幅畫,又不止是一幅畫,是情誼,也是回憶。見錢眼開、冷漠處之的態度,的確讓人唏噓,更別提潛在貓膩。幾年前,百余件于右任捐贈書畫下落不明,也曾鬧得沸沸揚揚,最后調查結果是部分捐贈品被“保管”在個人家中。
商業社會,精神、藝術統統在變現。難怪有人建議王璜生,以后贈畫簽合同,約定不準轉賣,少些無謂煩惱?!?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