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秦代青銅龍曾被"大卸八塊" 差點流散海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5-20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青銅龍,被發現時已經被文物販子肢解,差點兒就流散海外了。

    1993年冬天,在打擊盜竊機動車犯罪行動中,西安市公安局查獲了一輛贓車,在其后備廂內發現一堆包裹嚴實的青銅殘件,銅銹斑駁,總共8塊,重92.5公斤。西安市公安局將8件秦代青銅龍殘件移交陜西歷史博物館,經文物修復專家反復研究、仔細拼對,發現這是一件令人嘆為觀止的秦代青銅重器。1號、2號殘件經粘接為龍頭;4號、5號殘件粘接后為一個整體,長83厘米、寬20.1厘米、壁厚0.4厘米至0.6厘米,從中可見龍體是分別鑄造后焊接而成,它們與3號殘件龍體呈穿插關系,構成盤屈纏繞的雙龍。8號殘件為龍尾,是4條龍尾交纏,呈中空錐體,底徑32厘米、口徑19厘米、高28厘米。專家判斷,盤纏青銅龍應該是一對,只可惜其他殘件不知身在何處。

    考古專家最終將其復原為兩條盤曲纏繞的青銅龍。龍體中空,頭略呈方形,鼓目、翻鼻、張口,身飾魚鱗紋,尾盤卷為中空的錐體。龍體分鑄焊接成型,形體巨大,具有強烈的震撼力。

    這件青銅龍是戰國時期秦國或秦代的遺物。如此巨大而神秘的青銅器物,其用途是什么呢?考古專家有三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它屬于祭祀禮器,有十條龍,兩條纏繞為一組,代表四個方向。另一種意見認為,至少有八條龍或者更多,復原后應與中山王墓出土的鳥柱青銅盆上的龍體相類似。第三種意見認為,它應該是巨型樂器的底座。有關專家先后在《禮記集解》卷三十一的《明堂位第十四》、《考工記》、《史記·秦始皇本紀》、《三輔黃圖》等典籍中找到佐證,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國后,收天下之兵器,聚之咸陽,鑄編鐘,置宮廷中,高三丈,鐘小者皆千石也。大多數專家贊同第三種意見。

    秦文化中有追求浩大氣勢的傳統,在秦統一六國后,這種傳統被發揮到了極致。青銅龍正是大一統的秦帝國巔峰時期的作品。這件自秦代走來的巨型青銅藝術品,見證著秦帝國的強盛,給我們留下了無盡的遐想。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