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廣州南粵先賢館項目工程考古出土文物200余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5-20
      廣州5月17日電 (許青青 楊薇)記者在17日上午舉行的“南粵先賢館建設工程考古成果展”了解到,此次考古在南粵先賢館建設項目正式實施前進行,出土各類重要文物標本200余件,許多重要遺存得以搶救和保存。

      定位為“南粵先賢及有關歷史文化的主題展館”、將有56名南粵先賢“進駐”館內的南粵先賢館,選址在廣州市最古老的中心城區越秀區五仙觀西側。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馮永驅介紹說,在廣州古城區開展工程建設,考古工作都會介入。

      此次考古發現六朝至明清時期的文化遺存,清理南漢至宋代的大型圍墻遺存兩處、宋代房基一處、宋代鋪地磚走道兩條、宋元時期的坑遺跡一處、唐至明清的水井29口、宋至明清的灰坑32座。

      發掘表明,兩晉以前,五仙觀所在坡山一帶是珠江北岸所在,坡山周邊河道縱橫。至唐以后,隨著珠江岸線的變遷、廣州古城的發展,這一帶開始有人類居住生活。唐末南漢時期人類活動頻繁,發掘出大型建筑基址和水井。宋以后,這一帶納入廣州城區,人類生產生活更為密集,考古發現了數量豐富的水井、灰坑和建筑基址。

      發掘出土的遺物時代上迄西漢南越國,下至明清。發現有西漢南越國時期的印花方磚,與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方磚相近;晉南朝時期地層出土了一段大象肱骨,十分罕見;宋代陶瓷器最為豐富,有青瓷、青白瓷、白瓷、黑釉瓷等各類,來自長沙窯、景德鎮窯、德化窯、吉州窯及廣州西村窯等不同窯口,其中的白瓷鐵紅彩盤、黑釉鉛彩盞、醬黃釉陶爐、青釉熏爐蓋等都是廣州考古發掘很少見的重要文物;明代的一件青花瓷基本完整;還有相當數量的各時期銅錢及鐵刀、石權等遺物。這批遺跡和遺物為研究古坡山一帶的人文和自然環境變遷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材料。(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