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文博會:新業態推動文化產業重煥新生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5-15]
深圳5月14日電 (劉燁 唐貴江)第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簡稱“文博會”)將于2013年5月17日至20日舉辦,作為“中國文化第一展”,文博會已成為集中展示中國文化產業新業態的重要平臺。
科技點亮文化之光
“會說話”的地球儀、“能發聲”的圖書……在近年來舉行的文博會上,技術上很“潮”的文化產品層出不窮,依賴科技之力,內地豐富的文化成果得以重煥新生。
多年參展文博會的深圳雅圖數字視頻技術有限公司,憑借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從最初單一生產研發投影儀進入更加廣泛的文化領域,并通過科技創新首次將藝術館里的文化藝術活動搬入北京地壇公園,利用樹林、山石等不同載體展示多媒體藝術。
現代科技元素的注入也讓文化成果更加時尚、人性化。原本以傳統電子制造業為主業的深圳華強集團,衍生出華強文化科技集團后,便帶來了豐富的數碼電影、游戲軟件、數字動漫成果。
運用現代科技展示平臺,文博會為優秀文化成果的華麗呈現與內涵挖掘提供了最佳場所。2012年文博會凸顯“文化與科技融合”特色,集中展示國內外文化產業最新技術、最新業態、最新成果,科技型文化產業成交額達到598.77億元人民幣,增長35.86%。
資本補齊文化產業短板
受可抵押物少、抵押折扣率高等因素制約,文化企業向銀行等機構申請融資時面臨諸多困難,在近幾屆文博會上,不少大型金融機構逐步介入文化產業,資本與文化的對接有效解決了文化產業融資難題。
動畫片《熊出沒》自在央視少兒頻道播出后廣受好評,出品者華強文化科技集團便獲得了金融機構的信貸支持。華夏銀行深圳分行先后向其總公司華強集團提供了15億元的授信額度,為其創意產業發展開辟了綠色融資通道。
記者了解到,目前深圳的國家級文化平臺已有三個——文博會、深圳文交所和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三大平臺形成文化產業博覽、交易和投融資服務的一體化平臺,猶如“三駕馬車”推動深圳乃至中國的文化產業蓬勃發展。
新業態讓“傳統”煥發活力
近年來文博會越來越注重新業態的培育,突出通過文化與科技、旅游、金融、創意的融合,積極推動產業新模式的發展。依托文博會平臺,文化新業態也逐漸成為更多城市發展文化產業的有效路徑。
在即將舉行的第九屆文博會上,“文化+旅游”將成為廣東展團的亮點,多個具有深厚文化歷史積淀、民俗文化風情、現代文化魅力的代表性主題公園、旅游景點和項目將得到重點展示。
值得關注的是,本屆文博會首設的文化旅游館也將重點突出“文化+旅游”項目,涵蓋全國主要的中華歷史文化、民俗文化旅游景點景區和香港迪斯尼等境外知名旅游文化項目。(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