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紅木家具產業新趨勢與新舉措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4-28]
不久前,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2013年主席團工作會議在浙江龍游順利召開,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團執行主席、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在會上就2012至2013年以來紅木產業發展狀況、傳統家具行業的責任感及如何推動紅木家具行業升級等做了發言,并提議擴大主席團規模以更好地發揮對行業的引導作用,得到中國家協領導、與會主席團成員的一致贊成。
五一節前夕,楊波先生剛剛結束南方之行返回北京,記者借此時機針對消費者關心的熱點問題,對其進行了專訪——
記者:聽說您剛從南方出差回京,而且近期參加了多個與行業相關的會議和社會活動,目前行業和市場方面有哪些新動向和新的熱點事件?
楊波:這次南方之行主要是去了香港、海南、深圳。在香港,親臨了兩場拍賣活動,再次現場感受到中國古典家具收藏的巨大前景和潛力。借深圳之行了解了主要紅木材質的最新行情。在海南,則是應當地政府邀請參加了盛大的海南黃花梨國際文化節,看到了整個海南從政府到民間對黃花梨文化的重視以及黃花梨的發展遠景,讓人非常高興。
記者:這幾年,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每次重要會議都會引起行業人士廣泛關注,請您介紹一下不久前在浙江召開的2013年主席團工作會議的情況?
楊波:今年以來全行業展現出了新的面貌,大家的積極性都很旺盛。這次在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2013年主席團工作會議上,我作為主席團執行主席提議擴大主席團成員規模,由目前的6名擴充到10名,增補4名,通過這一舉措加強中國家具協會在行業中的影響力,并真正起到為行業服務和引導行業的作用。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通過。
記者:能否透露一下增補新的主席團成員,以及對新成員的吸納有什么條件要求?
楊波:增補的4位新成員目前叫主席團觀察員,初步擬定有上海航管的黃俊豪、海南國勝吳明光、浙江東陽李黎明等人。這些新成員都是原有中國家具協會各地方分會中的一些精英傳統家具企業,要求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和社會責任感。我提出的這一建議,其實也是為行業的健康和規范化發展服務。
記者:除此之外,這次主席團會議還有那些重要內容?
楊波:為加強對協會工作的指導與管理,我還在會上建議,主席團成員應肩負行業責任,在這個位子上多為行業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各自承擔和負責一些具體工作,真正促進行業發展。這些提議也獲得了與會代表的一致贊成。
此外,這次會議還擬定出版發行中國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專業刊物及行業網站,旨在推廣與宣傳傳統家具文化,側重學術研究與傳統家具的工藝傳承、審美品鑒等。因為大家已經發現,當前古典家具行業刊物商業化傾向太明顯,缺乏對古典家具文化工藝傳承以及材質價值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目前社會上各種刊物觀點混亂,一些評選活動更是充滿亂象,存在明顯的買賣獎項和榮譽頭銜問題,對消費者造成了誤導。應該在此彰顯官方與權威機構的聲音,及時澄清和制止亂象。
記者:紅木產業發展離不開行業以及全社會共同努力。對于紅木消費市場的最新走勢以及未來的行情您有什么預估?
楊波:以我的親身感受為例可以說明一些問題,自去年9月下旬元亨利文化藝術示范館開業后,我明顯看到了消費者的熱情,通過示范館內場景布置、文藝藝術氛圍的感染,從深層次刺激了大家的購買愿望,比如來之前想買30萬家具的,身臨其境后買了50萬甚至80萬元的家具。這個氛圍彰顯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大家認為值得多花些錢買真正的好東西。
在這期間,通過與消費者溝通,也發現了兩個消費新趨勢:一是消費者群體特征在年齡上更加年輕化;二是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明式家具的文化藝術內涵,現在很多消費者傾向于購買明式家具。因此,今年市場上恐怕會以明式家具為主,首推紅酸枝家具。
記者:傳世的明式家具有許多精品。大家都知道,您做為著名收藏家對明式家具的收藏不遺余力,元亨利在明式家具的打造上將有什么舉措?
楊波:明式家具用紅酸枝做成后很漂亮,看著非常舒服,當然對工藝的要求也更高,以前清式重雕家具木材有瑕疵還可以通過雕刻圖樣來掩飾,明式家具是全素的,是掩飾不過去的。這在選材上要求更嚴格,價格隨之也會比清式還要貴一些。不過據我觀察消費者對此還是非常認可的,今年的市場無疑會明顯地往明式家具上靠。我這些年傾心收藏了不少明式家具,實踐證明對其進行一比一復制后,會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它們在使用中體現了獨特的品位,歷史證明具有長久的藝術生命力。
記者:再請分析一下紅木市場主要材料的價格趨勢,以及對整個行業的影響。
楊波:時間證明,去年底我對行業的判斷包括對價格走勢的判斷是準確的。目前某些方面甚至已超出了原有的預想,比如原來預計價格上會上漲15%,看來這個估計偏于保守了,實際已經超出了20%。這說明,消費者對材料的認可已經落地了。
家具方面,原來預計五一后會有10-15%的增長,原料價格和人工成本在漲,家具價位上升是合乎情理的,有正常的利潤才能造就品牌。如果盲目拼價格,一是不利于品牌建設和品牌成長,二是家具質量和售后服務得不到保障,這對行業對市場對消費者都不利。
記者:一方面是材料的日益稀缺,良材不斷漲價;一方面是人們對紅木家具的需求不斷增長,市場有要求擴大產能的潛在沖動。您認為行業和市場應該如何平衡這一對關系?
楊波:這次去海南,我和幾位同行逛了逛黃花梨材料市場,有位同行想買些料回去,發現無料可買,一根22公分粗、1米5長的老料,要價14000元一斤!材料稀缺,一木難求,整個黃花梨原料市場望上去可以用凄涼二字來形容。
在深圳時我也想買一些老紅酸枝材料,大點的料1噸也賣到了20萬元!這給我一個感覺:不出多少年,人們再看紅酸枝時也會跟現在我們看黃花梨一樣。相關國際組織已經制定了更為嚴厲的限制砍伐和出口的政策。因此有必要呼吁:企業在制作家具時一定要珍惜每一塊木料。紅酸枝和黃花梨的成材周期一樣,再生起來也很漫長,等到像現在我們看黃花梨一樣看紅酸枝時,一切就都為時已晚了……
記者:我們得知,您作為中國家具協會傳統家具專業委員會主席團輪值主席,近年來倡議舉辦了不少活動。近期還會有哪些與行業有關的活動計劃?
楊波:作為主席團輪值主席,我一直在想怎樣為行業多做一些事。今年7月中旬,協會將把全國主要品牌企業集中到老國展中心開一個展覽會,讓各區域品牌集體亮相于消費者眼前,通過品評、對比、鑒賞,對行業發展會有很大推動作用。從宏觀層面講,大家對行業前景非??春?,信心百倍。我們將繼續發揮應有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讓消費者以及整個社會對行業產生信心,以此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