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評論:中國能出大師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4-24
      有人以為,經濟上的進步必然會帶來藝術上的進步。就以美術為例,如今吃喝無憂,學校擴招,政府養了成批的畫家,各地都有畫院,并不時出資命題要求創作,平日對題材、形式并不太干預,想來中國要出世界級的畫家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這應該是最好的年代,甚至有人更樂觀地認為,世界文藝復興將在中國出現。這思維沒有錯,看著幾乎每天都有開幕的畫展,聽著幾乎等同于損人稱呼的“大師”、“藝術家”、“書法家”的稱呼,幾乎就理應如此。但冷靜細想,這高度是要定在國際上,中國能行?看看世界美術史的記錄,所有能在美術史占有席位的藝術家,其作品沒有一個相同,他們的視覺價值全是建立在獨立風格的作品中。

      我也曾以國際級的藝術大師作換位思考,以圖說服我對當今美術“繁榮”的認同,結果,非常失望。凡高生前賣不出一張畫,得了精神病,最后是吞槍自殺。以他的表現,試問如今中國有哪家畫院能接受他。離經叛道的畢加索和達利,本身就有很強大的策劃能力,根本不需要機構圈養,但他們的那種挑釁性,和諧社會能容忍嗎?米羅超越人類思維的表現手法,根本無法創作主題述事性作品,權當廢材。記得看過一本記錄了世界1萬件藝術品的書,其中中國藝術品也占了不少篇幅,主要是唐以前的文物,近代記得只有齊白石的蝦,張大千的潑彩山水。也是,視作同一類別的作品,如果放在世界的平臺上,無論是中國、印度、俄羅斯都不可能有雙份的出現。在中國,我真不太清楚有多少搞藝術的同道了解這點,我只看到數不清的畫者以不斷重復自己,重復他人為樂。這里面也有個背景,在相對獨立的中國藝術市場里,成長驚人。市場之間還有一個人所共知的禮品市場,生意也相當火爆,而市場認定的價值和世界美術史認定的價值并不對接,這取舍的砝碼讓金錢左右著,也讓當今市場認定的幾位“大師”示范著。從這個意義上說來,這可能是最壞的年代。這句話我們都不愿意聽到,但這是事實。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