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要德國一博物館歸還走私的鸚鵡嘴龍化石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1-14]
《新華網》北京1月16日電(記者戰艷):中國古脊椎動物協會日前發出一封公開信,呼吁德國法蘭克福自然博物館歸還由中國走私出境的鸚鵡嘴龍化石。
公開信稱,法蘭克福自然博物館已經嚴重違反了國際慣例,繼收購了數件由中國走私的孔子鳥化石后,去年夏天又斥資20萬美元購買了鸚鵡嘴龍化石,中國學者希望他們能盡快將相關化石歸還。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周忠和研究員說:“任何收集和販賣走私化石的行為最終都將危害科學研究,助長化石走私者的囂張氣焰?!?br/> 這件珍貴的鸚鵡嘴龍化石的特殊之處在于它尾部的皮膚衍生物:一簇像毛發一樣的絲狀物質。它的發現再次引起了學術界對于恐龍與鳥關系的關注?!爸袊拈L羽毛的恐龍”被美國《大眾科學》列為2001年世界十大科學新聞之一。
古生物學家周忠和說:“僅此一點,這個鸚鵡嘴龍化石的意義就不一般。若此發現獲證實,則大多數恐龍可能都具有上述特征,這將改變人類對整個恐龍的認識?!?br/>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恐龍專家徐星副研究員指出,世界著名學者均遵循國際慣例,不對走私化石做深入研究,國際知名學術刊物,包括美國《科學》、《古脊椎動物雜志》和英國《自然》雜志等都規定不準刊登對走私化石的研究報告,因此這一化石應立刻歸還中國,以便各國科學家共享。
這些走私化石來源于遼寧省西部,那里擁有世界罕見的古生物化石資源,科學家們在遼西先后發現了中華龍鳥、孔子鳥、張和獸和地球最早的“花”等震驚世界的古生物化石。
然而一直以來,遼西地區化石的濫采亂挖、倒買倒賣和走私活動十分猖獗。據1月8日《朝陽日報》報道:僅朝陽縣大平房鎮每日就有數百人在盜挖化石,記者所見的山坡被挖得溝壑縱橫、深坑密布。
科學家稱,盜挖泛濫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國外有人高價收買化石,非專業的挖掘已使大量化石及與其相關的地質學、埋藏學等珍貴信息永遠丟失,而科學家據此類信息不僅能揭示生物起源和演化規律,同時能揭示古地理、古氣候、古環境變化的秘密,進而推進對現代生態環境的研究。
公開信指出,公開買賣走私化石將給世界古生物學帶來災難性后果,作為歐洲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德國法蘭克福自然博物館更擔負著教育大眾抵制非法化石販賣活動的任務,中國學者希望該館能認真考慮他們的呼吁。(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