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四庫全書》原大影印告竣 將限量制作20套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3-28



      “張元濟先生說過,刻印古籍是‘為古人續命’。如今,《四庫全書》影印出版,就是傳承傳統文化的一項重大舉措,相信后人會加以傳頌?!苯裉焐衔?,在原大影印《四庫全書》告竣新聞發布會上,清華大學圖書館科技史暨古文獻研究所研究員劉薔如是說。

      據介紹,1781年,首部《四庫全書》修成之后,歷經劫難,成書不到百年,就存毀各半。有識之士紛紛倡議完整影印,一時未能成真。5年前,線裝書局聯合北京蘇音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中傳國際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決定啟動原大影印《四庫全書》重大文化工程項目。

      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陳奎元,中央文史館館長、北京大學國學院院長袁行霈,故宮博物院原院長鄭欣淼等出任項目顧問,原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擔任項目主任。

      出版方選取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文淵閣本《四庫全書》底本,嚴格按照原書分冊分函、版式大小,務求真實再現文淵閣《四庫全書》的原始風貌。

      為了達到理想效果,出版方建立了從宣紙生產、制版印刷到手工裝訂、木器制作的全產業鏈建設,全部300余道工序,除少數幾道工序,其余全部采用傳統手工工藝,以確保原汁原味,再現原書傳統形制之美。全程參與這一重大文化工程的專家、學者、手工藝人達500余名。

      中國文物學會文物仿復制專業委員會會長齊吉祥在會上宣讀了《監制證書》。他說:“我學會經仔細考查,原大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其大小、形貌與原書無異,所用紙張為安徽手工宣紙、裝訂工藝均按傳統線裝書工藝流程操作,并選用名貴楠木、香樟木配套全套木函、木架,一如原物。全書用材精良、做工考究、墨色均勻、字字清晰,已達到高度仿真效果?!?br/>
      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研究館員羅琳表示,此次原大影印《四庫全書》,放棄了數碼快印的流行方式,而是追求“原生態”,使得最終成書不僅富有文獻價值和版本價值,還具有藝術價值,讓人賞心悅目。同時,這一工程培養了大批專業技術人才,包括紙張制造、印刷、裝訂等工序,為今后的古籍出版提供了人才儲備。

      據悉,此次原大影印文淵閣本《四庫全書》限量制作20套。

      延伸閱讀

      文淵閣《四庫全書》

      《四庫全書》按照中國傳統的圖書分類法,分為經、史、子、集四部。經為儒家經典,史為歷代史書,子為諸子百家,集為各種詩文辭典。全書共36375冊,收書3461種,79309卷,分裝6144函,總頁數238萬余張,總字數近8億,幾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國歷史上的主要典籍。修成后,共謄抄七部,分藏北京故宮文淵閣、沈陽故宮文溯閣等七地。

      七部《四庫全書》中,文淵閣《四庫全書》是第一部完成本。其余的六部《四庫全書》,都有部分是根據文淵閣本抄寫的。學術界公認文淵閣本是《四庫全書》中最為權威的版本。因為是首部《四庫全書》,所以抄寫的人員都經過了嚴格篩選??梢哉f,文淵閣《四庫全書》集中了當時最好的書家繕寫,字體風格端莊規范,筆筆不茍,校對細致。

      文淵閣坐落于明代圣濟殿舊址,它于1774年開始修造,1776年建成,專用于收藏《四庫全書》等重要典籍。文淵閣修成后,首部《四庫全書》一直存放在這里,直至“九一八事變”。戰爭開始后,民國政府對文淵閣《四庫全書》采取了妥善的保管措施。因此文淵閣《四庫全書》保存最為妥善。1948年底至1949年初,文淵閣《四庫全書》被運往臺灣。

      《四庫全書》重印之路

      近百年來,《四庫全書》歷經悲慘的遭遇,不少有識之士試圖推動再造《四庫全書》。

      1917年,上海猶太裔房地產大亨哈同非常熱衷于中國古典文化,愿意出巨資再印《四庫全書》,這位大上海首富建造了許多鐵路、名樓、名園,最終卻未實現再造《四庫全書》的心愿。

      1920年,法國總理班樂衛來華,建議用庚子賠款重印《四庫全書》,但在看到了《四庫全書》的100多個書架之后,班樂衛驚呆了。規模如此浩瀚的《四庫全書》,原大原樣影印,以當時在全世界都首屈一指的先進工藝,也需要花整整二十年,資金缺口更是無從著落。

      被譽為“出版巨擘”的張元濟也未能完成重印《四庫全書》的夙愿。

      1927年,張學良的奉天地方政府曾經通電全國,擬重印文溯閣本《四庫全書》。四年之后,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淪陷,文溯閣本《四庫全書》被日本人封存,重印之事,再次遙遙無期。葉恭綽、章士釗、蔡元培等學者奔走呼號,也終不得償。

      新中國成立后,原大原樣重印《四庫全書》再次被提上議事日程,時任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國學大師季羨林、啟功等曾多次動議原大影印《四庫全書》,都因投資巨大、周期漫長、工藝復雜而未能實現。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