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文化評論:考古不是“挖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1-25
      近年來我國田野考古質量有所下降,一些人急功近利,把考古當成“挖寶”,重挖掘,輕考證,以至出現考古資料整理嚴重滯后,大量文化信息積壓的現象。如果熟視無睹,聽之任之,將會嚴重貽誤考古事業。
      田野考古發掘的成果,大至宮殿遺址、小至磚瓦遺物,無不沉積著的深厚的歷史和文化??脊挪粌H僅是要把古物發掘出來,確定一下歷史編年,更重要的是要揭示其蘊含的豐富的信息,幫助人們了解其所處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民族、宗教、環境諸方面的狀況,探尋社會發展規律,為今天服務。
      考古是一門融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于一體的學問,田野考古正呈現出多學科交叉、相互滲透的趨勢。隨著現代科技的運用,考古學者們得以從發掘出的文物中獲取和提煉出全方位的信息,得到更多的證據,解讀出久遠的歷史、社會、文化、自然發展的真相,尋找出早已湮沒的遠古文明的軌跡,讓古老、燦爛的中華文明展現于世。如果只把考古停留在“挖寶”的水平上、局限在確定編年的范圍內,考古就會變得日益狹窄,縱然有了現代科技手段,也只能無所作為。
      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并不能完全代替考古工作者親身的實踐。進行田野考古,必須親自動手,親身參加發掘。這樣,才能從考古對象的選定、發掘和調查方式的確定,從資料的提取、整理中獲取多方面的信息,經過系統的觀察、分析、研究后,形成完整的認識,得出科學的結論。否則,出土文物、考古資料雖多,但由于缺少親身的觀察和體驗,認識卻上不去,對文物的來龍去脈不知曉,難以進行獨到的分析,根本無法提供系統的歷史知識,交不出象樣的考古報告來。這樣,豈不浪費了經費、糟蹋了國寶,既愧對祖先又愧對后人。
      科學需要的是勤奮和誠實,只有勇于實踐、善于學習、勤于探索,才能有所收獲??脊乓踩缡?。 陶世安 人民網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