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近現代書畫大家被頻頻造假?陸儼少是“上海假”、“南京假”?廣東人仿造關山月、黎雄才產業有多大?石魯、趙望云、何海霞造假在西安?傅抱石在南京?最大集散地的北京書畫造假產業手法、銷售有何變化?
明天就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將聚焦中國近現代書畫造假產業鏈,推出“藝術315系列報告”。記者了解到,該系列報告將盤點被造假最多的近現代國畫家、詳解中國書畫造假版圖、揭開造假行業的技術“升級”。
書畫造假版圖將公布
作為知名的中國藝術品門戶網,雅昌藝術網一直關注藝術品的拍假、造假及鑒定。2012年度藝術品事件,上榜的13個大事件,如“楊之光假作事件”、“《九方皋》國畫變油畫”、“上海博物館藏宋徽宗《千字文》的離奇上拍”、“明永樂青花熱水瓶引發的收藏鬧劇”、“趙建成的著作權維權之路”、“王剛砸寶事件引發的藝術品鑒定口水戰”、“小作坊仿作張大千《潑彩山水》竟以2.5億元成交”等等,都是當前中國近現代書畫造假產業鏈上最值得關注的話題。
2012年度藝術品事件推出后,反響強烈,引起民間收藏愛好者對書畫造假這個行業的強烈好奇心。資深分析師告訴記者,目前中國的書畫造假已從原來的“個體戶”過度到“集團化”、“流水線”作業,藝術投資與收藏者危機重重,因此他們廣泛調查,從多個方面詳解中國書畫造假行業。
根據前期調查,京津地區是地攤貨與高仿品的共存之地,金陵派造假走的是專人專作的路子,海上畫派分為杭州假和上海仿?!翱傮w來講,書畫造假的區域性明顯,陸儼少湖南就不會假了,肯定是上海假、南京假;廣東人仿造關山月、黎雄才;西安造假石魯、趙望云、何海霞;東北就搞于志學,北京還是李可染、白雪石、齊白石,南京就是傅抱石,四川就陳子莊,江西的黃秋元?!焙鲜∥奈镨b定專家李智勇對記者說。
在即將公布的“藝術315系列報告”之中,將繪制一幅中國近現代書畫大師造假版圖。分析師告訴記者,這張版圖也顯示,在某一個區域內,特定的文化氛圍就決定了當地的書畫大家肯定是市場最追捧的。
哪些書畫家被造假最多
除了研究書畫大師和造假地域之間的關系,“藝術315系列報告”還將盤點被造假最多的近現代國畫家。近日,雅昌藝術網根據數字統計出20名被造假最多的近現代書畫名家,在論壇上發起投票,吸引了許多專業人士參與。
據介紹,在字畫造假中,齊白石可以說是造假者的最愛。齊白石一生所畫作品約兩萬件左右,市場上的真品也就在4000件左右,但拍賣場上署名齊白石作品竟達27000多件,偽作已是泛濫成災?!褒R白石作品造假已形成了一條本地產業鏈?!崩钪怯陆榻B說,湘潭的假字畫有鮮明的地域性特點,以仿冒本土古今書畫名家的作品為主,已經形成了一條產業鏈,而且分工明確細致,有的找高手模仿制作,有的負責把紙張作舊,有的負責裱畫,有的負責找買家出貨。
目前,在投票榜單上,齊白石之下依次是張大千、傅抱石、李可染、徐悲鴻、潘天壽、吳湖帆、石魯、林風眠、陸儼少等。據了解,目前張大千的署名作品市場流通遠超3萬件,僅拍賣場上署名李可染作品的就高達8700多件,成為近現代中國畫的“重災區”之一。潘天壽一生繪畫真跡不足2000件,但僅拍賣市場所見竟高達4000多件,造假之勢可謂瘋狂。而書畫鑒定專家蕭平則透露,目前境外有一個“傅抱石作品作偽集團”,該集團老板已擁有億萬身家。
揭開造假行業新技術
“仿造、展覽、出版、拍賣、收藏是一件仿作的鍍金之旅,在這個產業鏈條中,每一個步驟上都有專業的操手在運作?!笔詹丶医鹕剑ɑτ浾哒f,隨著現代印刷、化學、機械等技術的進步,也間接促進了造假行業的技術革命,這導致了一些以往鑒定手段的失效,尋找新的鑒定方法成為當務之急。
在即將出爐的“藝術315系列報告”中,還將對近現代書畫遭遇的造假技術“升級”做深入解析?!耙郧暗脑旒?,如果說是造偽者直接地用水墨來造假,但隨著科技進步,現今又出現了水印添墨、電腦刻章、裝裱作舊、陳舊宣放格臨摹等科技含量較高的作偽手段?!币阏f,他目前是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書畫真偽科學鑒定研究中心主任,本身是一位畫家,上世紀80年代曾參與過對黃胄先生一幅作品的復制,“那時的印刷作品會留有網點,如同‘胎記’,是復制品與手繪作品的主要區別,就當時條件來說無法去除?!笨墒钱斔?006年看到無網點的書畫復制品,“顛覆了我對書畫復制的觀念?!?br/>
造假技術的升級換代除了直接影響書畫市場外,還對書畫鑒定的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啟功叢稿》、《古書畫鑒定概論》、《古書畫偽訛考辨》、《古代書畫過眼要錄》就是近代書畫鑒定大家啟功和徐邦達等的著述?!翱墒抢蠈<野炎约旱慕^活都告訴人家了,這些鑒定的手段也就失效了?!崩钪怯抡f,鑒定書不斷地出版,就是把所有的本事都告訴“老鼠”,貓也就成了“睜眼瞎”。
2012年度藝術品事件
1.楊之光假畫作事件
2012年4月,著名畫家楊之光已經拍賣和即將上拍的作品中發現42幅贗品,涉及17家拍賣行。楊之光通過女兒楊紅的微博發布贗品信息,提醒藏家注意。事后,包括中國嘉德在內的拍賣行多已撤掉楊之光贗品。
2.署名美院教授畫冊被指偽書
2012年2月1日,署名為廣州美術學院楊之光等多位教授集體編著的《嶺南畫派技法范本》,被楊之光本人揭發系偽書。其中書中刊登的所謂“范本”,有些竟是假畫。
3.徐冰、羅中立聯手打假
著名藝術家徐冰和羅中立在2012年秋拍之前,在網上的預展信息中,發現多張署名自己姓名的贗品,其中不乏國內的一線拍賣公司,兩位藝術家第一時間聯手雅昌藝術網發出“誰在造假”的系列報道,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強烈關注,也引發了拍賣行對于贗品上拍的討論。
4.《九方皋》國畫變油畫?
上海寶龍2012春拍上,題款為“徐悲鴻”的油畫《九方皋》以8900萬元成交,該畫隨即被不少業內人士指為贗品,因為按照拍賣公司提供的著錄,該拍品應為國畫,而非油畫。
5.宋徽宗《千字文》離奇上拍
2012年1月2日,一件拍得1.4億元的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千字文》書法作品,拍賣圖錄上寫明這是宋徽宗賜給北宋權宦童貫的,上海博物館書畫部主任單國霖卻表示,目前存世的宋徽宗瘦金體《千字文》確實是趙佶賜予童貫的書法作品,但只有一件,而且收藏于上海博物館。
6.祁志龍“假作”的烏龍事件
2012年4月,香港蘇富比春拍中,祁志龍《消費形象37號》被藝術家本人稱為贗品,4月14日,蘇富比出具香港少勵畫廊的保證書證明為真品。針對蘇富比的聲明,祁志龍及時給出回應,稱由于他記憶失位,現在可以確認作品非贗品。雖然最后是一場烏龍,但是足以說明藝術家對誠信之重視程度。
7.明永樂青花“熱水瓶”
2012年7月14日晚,央視播出的《尋寶——走進晉江》欄目中,驚現明永樂青花瓷“熱水瓶”,底款:明成祖內閣司禮太監御寶,大明永樂六年戊子秋。當有關專家指出這件并非所謂的官窯瓷器時,持寶人還不愿相信,并堅稱是鄭和下西洋時所使用的熱水瓶,這場關于收藏的鬧劇讓人啼笑皆非。
8.趙建成的“著作權”維權
北京琴島榮德拍賣行在其舉辦的2012春季拍賣會當代書畫·齊魯名家書畫專場中,上拍了14幅署名“趙建成”的作品,但經趙建成確認其中10幅并非其本人所作。趙建成以“被告雖經原告通知,卻執意拍賣假冒原告署名的假畫,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權,其行為擾亂了市場、損害了原告的聲譽和原告作品的市場形象”為由,將北京琴島榮德拍賣公司告上了法庭。
9.張大千《潑彩山水》遭質疑
2012年1月21日,在濟南舉行的“翰德軒迎春拍賣書畫會”上,張大千巨幅《潑彩山水》以2.5億元成交,超過以1.008億元成交的張大千另一巨作《愛痕湖》價格,創中國書畫作品成交價格新高。消息引起圈內爭議,隨著業內人士在微博等平臺熱烈討論,此幅作品的真假更加撲朔迷離。
10.王剛砸寶“砸”出爭議
王剛主持的《天下收藏》欄目“砸”出爭議,有專家觀看后公開質疑稱所砸贗品“大多是真品,且不乏珍品”,最終北京市文物局委托專家對被砸贗品重新鑒定,確認所謂的“真品”系現代仿品。此消息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同時,也再度暴露出目前藝術品收藏投資領域魚龍混雜、真假難辨的尷尬現實。
11.一場官司揭開鑒定亂象
2012年爆出的一場藝術品官司,雖然并未涉及到真假事件,但在藝術品鑒定方面卻至關重要。事件的起因是鄭州朱氏兄弟家傳的乾隆御筆《嵩陽漢柏圖》,被某檔鑒寶節目的專家鑒定成贗品,先是撮合以17萬元價格賣出,之后又以8736萬元天價拍賣。兄弟倆一紙訴狀把這位鑒定專家告上法庭。兄弟倆的遭遇,再次揭開了文物藝術品鑒定亂象叢生之冰山一角。
12.傅蕾蕾微博“打假”
2012年年初,國畫大師傅抱石的外孫女傅蕾蕾在微博發表聲明稱,于2012年1月30日至2月17日在香港荷里活廣場“傅抱石妙筆丹青迎新歲”展出的15幅畫皆為贗品,該微博在網上引起熱議。而在香港荷里活廣場的微博上提到,這15件傅抱石作品均是“中國十大收藏家”趙泰來博士出借展出的,號稱價值上千萬。
13.“西漢七子奩盒”真假之爭
2012年3月初,江蘇師范大學副教授于盛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起當前文物鑒定界屢屢傳出玉衣、玉凳各類天價拍品丑聞時,曾提到當年經中央電視臺“鑒寶”欄目炒作,后來捐贈給南京博物院的“西漢漆器七子奩盒”也是贗品的看法。結果,捐贈者張繼超以于盛庭擅自發表文章指稱“西漢漆器七子奩盒”是贗品為由,狀告于盛庭名譽侵權。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