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秋拍季,北京盈時拍賣公司的重量級拍品元代朱玉《揭缽圖》拍出了2990萬元的天價。記者近日獲悉,這件袁克文舊藏海外回流文物的買家是上海博物館。上博婉拒了記者的采訪,但盈時拍賣證實了這個消息。
早在去年底,上博拍得《揭缽圖》的消息就在藏界流傳。收藏家朱紹良昨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上博去年11月舉辦“翰墨薈萃美國藏中國五代宋元珍品畫展”時,邀請著名的鑒定專家和收藏家提前觀摩展覽,并透露了拍得《揭缽圖》的消息,鑒定泰斗傅熹年先生對這件作品給予高度評價與認可。
北京盈時拍賣負責人向記者證實,《揭缽圖》在上海預展時,上博就與拍賣行進行過接觸。拍賣時,上博通過電話委托,以低調隱蔽的方式參與競價,最終以2990萬元的價格拍得,并在春節前付款交割完畢。
近年來,國有文博機構越來越多地進入拍賣場。朱紹良向記者介紹了幾起著名的收購案例:北京故宮曾以880萬元的價格拍得沈周背臨的《富春山居圖》,以1980萬元拍得北宋張先《十詠圖》,2200萬元購得隋人《出師頌》;國博以近2999萬元的價格收購北宋米芾《研山銘》;首都博物館以800萬元的價格收購唐閻立本《孔子弟子像》(傳)手卷,以近7000萬價格,私下洽購趙孟頫《妙法蓮華經》第五卷……而上博也曾在2000年,以990萬元拍得宋高宗趙構的書法作品《真草二體書嵇康養生論手卷》。
《揭缽圖》描繪的是佛經鬼子母皈依佛法的故事,此次拍賣的《揭缽圖》是元代宮廷畫家朱玉的作品。朱玉的存世作品只有兩幅相同題材的《揭缽圖》,一幅藏于浙江博物館,為國家一級文物;另一幅則流落美國,去年現身拍場被上博拍得。
對比浙博本和如今的上博本,后者人物線條更加飄逸,面部結構精準,服飾線條灑脫,而浙博本有近半人物線條出現斷筆,面部結構扁平。1987年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謝稚柳、劉九庵、楊仁愷、傅熹年和啟功等前往浙博參加該館《揭缽圖》鑒定會,浙博專家黃涌泉研究員說,兩個版本都有明代顧潛和張寰的題跋,但浙博本上二跋的字是描出來的,美國那件跋更好。照此推論,很可能美國本是祖本,而浙博本是后人描摹的。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