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市場井噴行情會否卷土重來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2-18]
日前,一幅號稱張大千巨作的《潑彩山水》在某拍賣行拍出了2.5億元高價。雖然這一價格引發了眾多質疑,但是它無疑給萎靡的藝術品市場注入了一絲希望。于是,人們不禁要問:2013年的藝術品交易是否也將開始“破冰之旅”?
在這種情形下,本報邀請眾多業內專家,分門別類地對2012年的藝術品市場做深入剖析,對新一年的市場做宏觀展望。
著名收藏家 石金柱:
貨真價實的天價標的恐芳蹤難覓
2012年的書畫藝術品市場,最大的特點是天價拍品幾乎難以見到,主要原因在于藏家不信任市場,不愿意出貨。2013年征集難的態勢還將繼續,天價標的估計仍然芳蹤難覓。
其實,要說2012年的藝術品市場形勢,雖沒有什么驚喜,也并非人們想象的那么低迷頹廢。整體價位盡管比2011年回落,但仍然比2009年、2010年要高,好的作品也以相對理想的價位成交了。不過,綜觀整個市場,真正好的拍品太少了。舉例說吧,前幾年的北京嘉德大觀夜場、保利夜場,屬于“貴族”交易場所,要上千萬元的標的才能進得去。去年他們卻搭不起這個架子,一百萬元的拍品都能進場了,“身價”下跌就緣于好東西征集不來,沒有一線“明星”,找些二三線“明星”也得湊出這個場子來。
藏家為何不愿“出貨”?宏觀方面講,是大的經濟環境支撐乏力。微觀方面看,則是前幾年藝術品市場比較混亂,不少新進買家瘋搶拍品后而又不惜斬倉套現造成的惡果。
此前,藝術品市場的傳統買家還是比較理性的,他們拍東西會看價錢,如果超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或支付能力,就會忍痛割愛。前兩年藝術市場火爆,理性的買家卻被邊緣化了。一些新進的買家不遵守游戲規則,他們以為搶到畫就是搶到錢,于是不惜一切代價把作品搶到手,結果要么付不了款,要么無法繼續流通下去,導致產生一個虛擬的、無法變現的高價在那里,把大家都給害了。
事實上,拍而不付款的負面影響是非常大的。一些新進買家以為不想要了不過就是賠點押金,其實是要負法律責任的,而且最直接的后果是導致拍賣行產生多角債。因為很多時候送拍人看著自己的東西拍出去了,他就用這些成交額款再拍下其他東西,結果對方不付款了,他作為中間環節也沒辦法向另一方付款,于是出現了連帶債務關系。很多藏家看到這種情況,就會覺得沒必要再送拍了。下次拍賣行找他,他也沒興趣參與。市場的混亂現狀讓藏家產生了畏懼心理。
毫無疑問,今年的征集難態勢還在繼續。最近,各大拍賣行川流不息來過廣州好幾回了,他們反復來就是因為拿不到貨,以前他們做一個征集,藏家們輪流做東請客,現在大家都找各種托詞回避。對拍賣行而言,一年春秋兩季的拍賣是逃不掉的例牌,即使再寒磣也要拿出兩張上檔次的作品招待客人,而藏家是開小超市的,掛個暫停營業的牌子就事不關己了。所以我認為今年天價標的——貨真價實的頂級拍品還是很難出現,盡管有可能會繼續出現所謂的“天價”,像剛剛冒出來的所謂張大千《潑彩山水》,拍出2.5億元就是個讓人看不懂的“天價”。
同時,我認為去年這種調整對藝術品市場來說是好事,如果整個市場繼續這么泡沫橫飛、持續透支下去,幾年后恐怕得有不少人一輩子被套牢,永難翻身。有了這樣一個警示,今年這一部分盲目入市的買家會大量退出。實際上,2012年很多拍品都只是略高于估價成交,可知主要是理性的買家在舉牌,所以2012年的付款率比2011年要好一些。到2013年,相信付款率又會更高一些。而且,聰明人自然會看到,在市場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什么樣的名家作品還能充當硬通貨,容易流通變現,大家都心知肚明,以后也就不會輕信輿論、專家、拍賣行的誤導了。
知名收藏家 朱紹良:
億元時代未終結 只待精品古書畫
2012年的中國藝術品市場,跌落最猛的當屬當代藝術。最根本原因在于當代藝術畢竟屬舶來品,不具備長久的生命力。
中國近現代書畫,離我們比較近,收藏群體龐大,在2012年前,出現了鼎盛行情,不過這一“井噴”狀況是由一些基金、行家們推動的,現在他們被高位套牢,已經沒能力接盤了。因此,去年的近現代書畫行情,億元拍品風光不再。像傅抱石的《巴山夜雨》圖,2010年他的同類作品要七八千萬元,去年在香港只拍出兩千萬港元。價格嚴重縮水說明這個市場確實有泡沫,藝術品應該有一個真實的、永恒不變的價值基數。
就去年的情況看來,價格真正“屹立不倒”的,是古代書畫中那些真正在中國美術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傳承有序的作品。就拿保利秋拍上出現的元代畫家王振鵬的《江山勝覽圖》來講,成交價達到1.012億元。有人疾呼“億元時代”結束了,其實不然,關鍵在于缺少好的古代書畫作品。古代書畫為什么堅挺?是因為即使基金不買、行家不買,還有博物館接盤。這對市場而言是個非常重要的信號。而且,古代書畫的重要作品都是實實在在交割了,而近現代書畫往往到最后實際成交環節都出現了問題。
因此,2013年的藝術品市場,我仍然看好古代書畫。資金永遠是要找去路的,當代書畫、近現代書畫都不可靠,自然就會繼續尋找有永恒藝術生命力的古代書畫。我認為今年市場會出現一些真正的精品。據我所知,目前已有拍賣公司拿到了一件美術史上非常重要的作品,相信各路資金都會熱烈追逐。
當然,收藏古代書畫,必須做好自己的基本研究工作,一旦真正的精品出現,千萬不要錯過,否則今生可能再也無緣。投資近現代書畫則不能亂撒網,要擇其要者而收之。像齊白石,他的那些送給名人的酬唱之作,未必是他的重要作品,要買就得買他有開創性的作品。
北京隆榮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建業:
中國書畫市場價值觀開始正?;?br/>
2012年的書畫藝術品市場,可以用四個既矛盾又統一的詞來概括:下滑、堅挺、升值、質疑。
一、下滑。2012年受國內經濟收縮、國際經濟形勢不振等因素影響,中國拍賣市場出現了滑坡,總的成交率、成交額都有所下降,秋拍比春拍又繼續退步。
二、堅挺。與其他門類比較起來,書畫還是更堅挺一些。2012年秋拍,前十名的拍品中書畫占了七席,說明書畫的領軍位置并沒動搖。
三、升值。盡管市場冷落,但書畫的升值趨勢并沒有變,像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李可染這些名家的作品,價格上升趨勢還是很令人鼓舞的。
四、質疑。伴隨著市場的回落,高價位作品備受質疑。更重要的是,這些質疑并非空穴來風,都有比較充分的證據。這說明收藏者的免疫力增強,藝術品市場正在走向成熟。
也常有人問,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當代書畫,哪個板塊投資前景更輝煌?從前幾年的狀況看,古代賣不過近現代,近現代成交率不如當代,這幾乎成了一條定律。其實,就“含金量”而言,本來古代書畫的價格應該遠高于近現代書畫和當代書畫,但在去年以前,唐伯虎就是賣不過張大千,文徵明甚至比不上何家英,原因就在于人們的鑒別能力差,市場不成熟,投資者寧可買在世作者的作品也不買古代名家的作品。這跟國外的書畫市場恰恰相反。
可喜的是,去年古代書畫的價格相較而言日漸抬頭。去年春拍,書畫類別的前十名中,近現代占了七席,古代書畫只占三席,到了秋拍,前十名拍品中書畫占了七席,其中近現代書畫只有兩件,當代書畫僅一件,其他四件為古代書畫。這說明古代書畫越來越受重視,中國書畫市場開始向正常方向發展。
因此,今年書畫愛好者的注意力,可以更多地轉向古代部分。我想,2013年的書畫市場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書畫板塊將繼續保持領軍地位,增值也將比去年更明顯,書畫投資完全可能出現新的高潮。但是隨著造假風氣的興盛,贗品會越做越逼真,鑒別起來會更困難,投資的風險會更大,所以,收藏者要提高警惕,認真識鑒。
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謝曉東:
收藏風氣正在向文人傳統回歸
總結2012年的書畫藝術市場,最令人欣慰的是文人收藏傳統的逐步回歸,以及對二三線名家的價值再發現,相信這一趨勢在2013年會延續下去。
2012年整個藝術品市場都處于調整期,但市場也在慢慢達到一個新的平衡。就古代書畫板塊看,雖然過億拍品鳳毛麟角,但整體表現還是相對突出的,一些重要作品也拍出了較理想的價格。以我們為例,沈周的《行書蝸殼詩軸》拍出了三千多萬元,即便是市場最好的時候,這個價格也是很高的。古代繪畫的精彩作品同樣也有上佳表現。嘉德上拍的董其昌《仿黃公望富春大嶺圖》,成交價也超過六千萬元。
近現代書畫部分,因為量大,隨著市場的調整,受到的影響比較明顯。此前市場表現很活躍的十二大名家的作品,成交數量減少了,買家對作品也比較挑剔。不過,有權威著錄、能代表畫家創作風格的作品,仍然有精彩表現。去年我們推出的《長春集》,拍得很好,封面拍品石魯的《秋荷》成交價近四百萬元。
去年各大拍賣公司也紛紛上馬當代書畫板塊,雖然它在整個書畫拍賣中所占的份額還比較小,但我們對其前景也很看好。這一部分受經濟環境影響比較小,只要價格合適,藝術水準不錯的作品,成交狀況還是比較理想的。
透過這三大板塊,我們可以看到,市場對精品的追逐依然有很高的熱度。就此而言,市場永遠是不缺錢的。這是基本的市場邏輯、投資邏輯。遵循這樣的邏輯,二三線名家的精品價格開始看漲。
另外,跟書畫緊密相關的板塊,譬如古籍善本、碑帖拓本、名人手稿信札,價格普遍上漲。這既是資金在尋找價值洼地,也表明了我們的收藏理念在日漸回歸傳統。
對于2013年,我的預期比較謹慎樂觀。整個社會的經濟可能會穩健提升,藝術品市場總的成交率、成交額可能會跟2012年秋拍持平,甚至會出現一些驚喜,而我仍然比較看好與古代書畫相關的一些新領域。新年,我的建議是,從文人、文化、精品的角度出發,建立自己的收藏體系。
三彩畫廊總經理 海生:
當代水墨有望突圍而出
藝術品市場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調整,到了2012年,可謂進入深度調整期。去年的行情有如股市中的低點,比較適合進貨。以我們為例,去年買進的作品數量比賣出的還要大些,因為畫廊是靠時間差來獲得利潤空間的,在市場低谷時,恰恰是買入的好時機。
雖然市場總有比較恒定的績優股——傳統的知名藝術家,全國的像黃永玉、何家英,本地的如楊之光、林墉、方楚雄,他們的作品價位就不太受影響,不過去年我們入貨還是要容易些。在大家都追高的時候,畫廊要拿到他們的作品是相當困難的,畫廊一向以理性的價位來收購,如果大家都在瘋搶,那我們根本無力和藏家競爭。
而就2013年來看,我估計書畫市場的形勢會好一些,特別是在當代水墨方面,我想會是一個上升期。我們都知道,當代油畫幾年前炒得太高,去年一下跌得很慘,但當代水墨一直都不溫不火,未曾發力,因此價位相對偏低。在經過去年的深度調整之后,我想當代水墨是時候突圍而出了。書畫投資也有如炒股,可以考慮做波段,除了績優股,再重點關注一些潛力股。譬如黃一翰,現在他的學術地位跟劉慶和、李京是同一級別,但他的作品價格卻跟劉慶和相差了兩三倍,像他這樣的新生力量,未來的利潤空間可能會比傳統名家大很多。傳統名家的作品價位現在基本是十萬元一平方尺起步,這些新生力量可能只是兩三萬元一平方尺,同樣的資金量,投在新生力量上,未來的收益估計會大得多。所以從長遠的投資來看,還是要買潛力股。
另外,當代油畫除了那些虛高的作品還需要市場繼續消化外,其他的油畫作品價格估計也會往前走。當下全球各國都在印鈔票,錢攥在手里只能不斷貶值。藝術投資最好之處在于還能怡情,不像股票,就是看個數字,所以只要不太急切冒進,耐心等待,一旦藝術品市場調整過來了,升值還是大有希望的。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