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蛇”舞生肖收藏走熱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1-22]
生肖文化源于中國,是中華民族文化及民俗的重要組成部分。生肖文化熱已成為一個特殊的文化現象,其在中國的出現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周而復始的生肖年大戲,宛若文化的連續劇,是一種規模博大的文化集結,更是百姓生活中的一個重要情感內容。作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元素,生肖已經滲透到億萬人的生命時間確定和記憶的習慣中。
眼下,大量生肖收藏紀念品扎堆上市,金幣、金條、郵票、擺件……不僅門類繁多,而且花樣百變。它們紛紛打著“生肖文化”、“生肖收藏”的旗號,令人看得眼花繚亂,隨之而來的便是一股生肖收藏熱。
新年伊始,第三版蛇票和各地生肖蛇紀念幣的陸續上市,引得行情一路上漲,全國各地的金銀幣和郵票愛好者也紛紛爭相搶購。其實生肖文化的收藏意義已經不言而喻,比如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第一輪生肖郵票的第一張“猴票”,畫工精致,存世量極少,因此該款郵票作為郵市“硬通貨”已經成為市場價格的風向標。
另外,一方面人們想圖個喜慶,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和看重其中的收藏及投資價值。因此除了傳統的生肖郵票、生肖紀念幣等收藏品外,如今在眾多生肖題材中,限量版或者收藏版的工藝品往往更受人們的歡迎。
那么面對當下如此繁多的生肖收藏紀念品,我們究竟該如何選擇進行投資呢?有收藏界人士認為,小掛件、小飾品之類的工業化生產的生肖紀念品不具備什么收藏價值,而像工藝美術大師的民俗作品等藝術含量高的工藝品倒應該是生肖文化收藏的一個亮點。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