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中國首次發掘明代藩王府 出土大量皇家瓷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1-15
      南昌1月14日電 (記者 王劍)中新社記者14日從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經權威專家論證,江西省鄱陽縣王府遺址主人日前被確認為明代淮王。該遺址因出土了大量皇家瓷器與建筑構件,被專家譽為“小皇宮”。

      據統計,明朝(公元1368-1644年)曾有王號的皇子共計85位,有封地藩國的親王共計54位,親王府共計約40處。本次淮王府遺址的發掘,系中國文物考古部門首次組織對明代藩王府的科學考古發掘。

      據此次考古發掘的領隊肖發標研究員介紹,明代淮王府遺址位于鄱陽縣饒州府文廟大成殿東側,約占地8000平方米。經中國國家文物局批復,2012年至今,江西省考古所完成對遺址的初步考古勘探,目前轉入考古發掘階段。

      肖發標告訴中新社記者,明朝宣德十年(1436年),淮靖王朱瞻墺從廣東韶州遷至江西饒州,建造淮王府,設置了多個部門。之后,其子朱祈銓又在王府的基礎上建了永壽宮,內有蓬萊清隱、水漲平溪等八景,此外還有釣魚臺、寶書樓等建筑?;赐踉陴堉莨矀靼舜嬀磐?,歷時208年。

      肖發標說,“當年的淮王府相當于一個‘小皇宮’?!?644年明亡后,永壽宮焚毀坍塌。到500多年后的今天,僅在鄱陽縣饒州府文廟大成殿前殘存云龍紋輦道。

      “明代淮王府是全國保存較好的明代藩王府遺址之一,也是江西明代三大藩王中現在唯一能進行大規??脊虐l掘的王府遺址?!毙ぐl標稱,“遺跡出土瓷器中發現了‘淮府上用’等銘款的王府用器,在建筑構件中出土浮雕祥云等皇家專用紋飾的石質大柱礎及一些雕刻有龍、鳳、獅等瑞獸的漢白玉,進一步證實發掘區就是明代淮王府遺址。

      按照江西省考古部門的計劃,為全面了解該遺址各時期的建筑布局和性質,盡可能揭示明代淮王府的格局,考古隊下一步將向周邊擴大發掘面積,并開展各種專項研究。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