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藝術熱潮背后的“過度消費”令人憂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3-01-10
      2012年底,部分網絡媒體與平面媒體紛紛推出了“年度十大文化事件”: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舌尖上的中國》讓中國紀錄片在全世界火了、《中國好聲音》熱播等皆被收納其中。這些事件或現象從某些側面反映我國文學藝術的繁榮發展??晌覀兗毤訉徱?,則會發現在一些藝術熱潮背后, “過度消費”之風也愈加強烈……

      當某出版社好不容易拿到《舌尖上的中國》同名落地書版權時,卻發現書店的書架上早已是滿世界“舌尖”:《舌尖上的故鄉》、《舌尖上城市的味道》、《舌尖上的大宋風華》,還有《舌尖上的京劇》; “好聲音”收視火爆,引得眾多節目爭相效仿,各種“好聲音”的詞匯也在報紙網絡隨處見; 莫言獲諾獎,“消費莫言”現象也瘋狂起來,就連白酒、烤雞也貼上了莫言的標簽。

      本來利用熱點事件進行傳播是媒體慣用的技巧,利用名人打廣告、做營銷也是商家常用的有效手段,大眾的跟風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此風的盛行。但從長遠來看,即使商品也有邊際效益最終將為零為負的時候。不停跟風、炒作、模仿等于是不停地透支這些文化“成果”,最終受眾會被搞得審美疲勞,不堪其煩。再好的東西被咀嚼過許多遍,我們也會對它失去興趣,甚至變得厭惡。有網友就曾針對好聲音的過度消費憂心忡忡地表示:“趁熱打鐵是好,但是要適當??!過猶不及?!绷硗庠倏纯础俺?、諜戰劇、穿越小說熱鬧一番后的寂寥冷清,也容易讓人心生感嘆“神馬都是浮云”!

      可惜對有些人來說,賺錢才是硬道理,而創新不僅周期長還要踏踏實實的付出,與其相比,跟風與迎合才既簡單省事又容易獲利。過度消費的盛行反映了整個社會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更可以看出我們文化創造力仍然有所欠缺。試問我們獲得了諾獎,有紀錄片的藝術成就突破,展現了“草根”的好聲音,是否就當止步于成績與榮譽?

      贏得文化的持續繁榮與發展,我們需要一個健康的文化生態,以及文化藝術工作者始終不渝的智慧付出與努力。必須正視文化上的“過度消費”,杜絕跟風、炒作、模仿、復制的泛濫,而代之推出大批以原創為核心生命力的藝術精品。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