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護經費“叫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1-04]
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記者 鄔煥慶 翟偉)就在不少地方紛紛投巨資建造人造景觀時,全國一些文物保護單位卻由于長期缺乏維護資金,處境岌岌可危,有些甚至面臨著消失的危險。近幾年來,全國諸如周口店遺址這樣的國寶級文化遺產,由于缺乏維護、保護資金,都紛紛陷入了困境,或苦苦維持,或處于半封閉,或干脆關門。
文物保護經費的巨大缺口在全國已是一個普遍現象。據悉,號稱“文物寶庫”的西安市每年的文物保護經費財政列支是95萬元,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延安市規定每年文物保護經費80萬,實際上到位的也就是20萬元到40萬元。陜西省政府每年文物保護經費財政列支為660萬元并按每年10%的比例遞增;另外,根據省政府的決定,秦俑博物館每年門票收入的3000萬元用于全省的文物保護工作。但文物保護經費與實際需要仍有很大差距。
據了解,目前國內許多開放的文物保護單位都多少有些收入,有的單位如秦俑博物館等的門票收入都過億元。這些收入大部分上繳當地政府,上繳的部分返還給文物部門很困難,實際上很難做到??顚S?。部分單位的收入還被劃撥給當地的旅游集團公司作為利潤收入,改變了經費的使用性質和方向。
有關專家建議,文物開放參觀點的門票及其他收入必須??顚S?,對于違反這一規定的應當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