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藝術品市場有待培育 畫家曾拿書畫換酒喝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2-11-21]
武漢藝術品市場一直頗為低迷,這是許多藝術家們和收藏者的共識,而且許多藝術家還指出,武漢的收藏者在選擇書畫作品時,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用耳朵去聽畫,跟風走,這成為武漢藝術品消費市場的一大怪象。不過,如今這一現象似乎已有所改觀。今年以來,武漢市成立了多家大大小小的文化藝術品經營機構,主要從事藝術品收藏與交易,記者從這些機構了解到,漢派藝術品越來越受到經營機構以及收藏者的青睞,藝術品消費日漸升溫。
從前拿書畫換酒喝
武漢長江日月文化公司副總經理朱長虹告訴記者,此前和這些漢派藝術家們在一起交流時,他們都曾痛述前幾年不珍惜自己的書畫的經歷,如有的書畫家在酒店吃飯,老板要一幅畫,就立馬畫一幅,純粹是為了免單;而更有甚者,有書法家為免去紙筆錢,就直接將自己的書法作品送給了對方。
據了解,目前該公司已與張少華、樊楓、江中潮等12位漢派藝術家簽約,負責推廣和經營他們的書畫。朱長虹說:“如今的市場不一樣了,書畫家們已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也知道珍惜自己的作品。畫家江中潮的畫去年還是2500元/平尺,現在已是5000元/平尺了,武漢美術館館長樊楓的畫,現在已漲到了8000元/平尺,而且很難拿到畫?!?br/>
藝術品消費市場升溫
說到藝術品,也許在很多人眼里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但朱長虹認為,這是一個誤區,因為藝術品早已走近普通老百姓身邊,“很多來買畫的人,都是工薪階層,甚至有很多都是80后,藝術品收藏已不是貴族的消費?!敝扉L虹說,目前,她與眾多藝術家交流得知,漢派藝術品市場升溫的主要原因,一是如今股市低迷,投資渠道和品種缺乏,書畫等藝術品開始成為投資的熱門之一。其次是大環境趨好,人們的理念在近兩年中有了很大的變化,特別是80后的年輕人,他們將來會是藝術品消費的主力軍。三是湖北的文化消費習慣一直以來都很弱,湖北書畫家的實力強,但作品價格不高,這也決定這個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藝術品市場有待培育
今年8月,武漢曾舉行中國收藏地理文化論壇,論壇上,專家學者曾指出如今武漢藝術品市場的一大怪相:很多收藏家不是看畫,而是用耳朵去聽畫——聽說冷軍的畫好、方力鈞的畫好,就拼命地買,好在哪里自己也說不出來,這還是因為這個市場沒有得到很好的培育。
“從前,大家沒有買票看電影的意識,但如今去電影院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生活習慣,藝術品消費也是一樣,相信通過不斷的培育,在不久的將來,藝術品消費也會成為人們的生活習慣?!睂<艺J為,有了一定經濟基礎之后,能站在精神高地的人,也許會比純粹追求物質享受的人更加富足。這也正如樊楓所說,一個健康繁榮的藝術品市場,不僅要有好的藝術家,還要有成熟、有思想的買家。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